永嘉旅中
小雨凄风酿早寒,行厨萧索酒壶干。
抄书时自嗫嚅语,把菊谁同仔细看。
收拾梦魂归枕上,扫除愁思寄毫端。
家山只在一帆外,望隔烟峦漫倚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蒙蒙细雨和寒风交织,让人提前感受到了寒冷。厨房冷清,酒壶里的酒已经喝完了。我在一边抄写书籍,一边轻声嘟囔着,手中拿着菊花,却没有人和我一起仔细欣赏。我把梦境和思绪都寄托在枕头之上,用毛笔清除我的忧愁。家乡的山景似乎就在眼前的一艘船外,隔着烟雾弥漫的山脉,我只能凭栏远望。
去完善
释义
1. 小雨凄风:形容阴雨连绵的天气。
2. 行厨:指旅途中的饮食供应。
3. 萧索:萧条,冷落。
4. 酒壶干:形容饮酒已尽。
5. 抄书:这里指的是读书。
6. 嗫嚅语:低声细语。
7. 把菊:指赏菊。
8. 家山:故乡的山山水水。
9. 一帆外:船只在江面上行驶,远远望去,像是隔着一片水域。
10. 望隔烟峦:透过烟雾弥漫的远山眺望。
11. 漫倚栏:随意倚靠在栏杆上。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旅途中感受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风雨交加、萧索寒冷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孤独的心境。“小雨凄风酿早寒”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天气的恶劣和气温的骤降,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氛围。
“行厨萧索酒壶干”则揭示了旅途中的窘境:旅行带来的食品和酒水都已耗尽,使诗人感到更加孤寂。这种境况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边》中“戍楼望断是江陵,战罢沙场月色新。戍客望乡空凭吊,雁声嘹唳过寒汀。”的意境。
随后,诗人以“抄书时自嗫嚅语,把菊谁同仔细看”表现了自己的无奈与感慨。表达出一个人在极度无聊与寂寞的情况下,连抄写书籍都无法集中注意力,也无法与朋友一起欣赏菊花的那种落寞情绪。
接下来的“收拾梦魂归枕上,扫除愁思寄毫端”两句,诗人将自己的思绪化为笔墨,寄托于诗词创作之中,反映出其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信念。同时,这两句也呼应了开篇的天气,表明虽然现实环境寒冷且荒凉,但诗人心中依然坚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家山只在一帆外,望隔烟峦漫倚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家山(故乡)似乎就在眼前,但又因烟雾弥漫而无法看清。这一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永嘉旅中》是南宋诗人陈棣在流寓永嘉(今浙江温州)期间创作的诗歌。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乱时局的忧虑之情。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人的侵略和内部政治纷争,国家局势动荡不安。陈棣身处这个特殊时期,曾担任官职,后因战乱和政局变动,被迫离开故乡,流寓永嘉。在这段流离失所的日子里,他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永嘉地处东南沿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然而,在这个看似宁静的地方,陈棣仍然感受到战争带来的阴影。他在诗中写道:“世变身仍贱,天涯愁始深。”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担忧。
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出陈棣作为一个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文字,展现了南宋文人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