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喜雨兼简彝老
此身阅世一浮沤,无地安巢拙胜鸠。
击节闻君歌喜雨,裹粮知我迫填沟。
凉宵自足庄生梦,丰岁仍宽子美忧。
遥想高人禅寂处,娟娟窗竹不胜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首诗讲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感慨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下面是这首诗的现代白话文翻译:
我这短暂的人生如同水面上的泡沫,没有安稳的地方可以筑巢,就像笨拙的鸟儿一样。听到你的歌声庆祝喜雨的到来,仿佛看见农民们忙碌而喜悦的身影。在这凉爽的夜晚,我可以满足于庄子笔下的梦境,丰收之年依然让我想起杜甫诗中的忧虑。我想像着那些隐居的高人,在静谧的禅院里,窗外摇曳的竹子透露出深深的幽静。
去完善
释义
1. 浮沤:指短暂存在的泡沫或气泡,这里形容人生如过眼烟云,短暂无常。
2. 无地安巢:没有地方可以安稳地筑巢居住,比喻居无定所,生活漂泊不定。
3. 拙胜鸠:这里指自己虽然笨拙,但还是能胜过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4. 击节:形容喜悦激动的心情。
5. 裹粮:携带干粮,形容准备外出。
6. 填沟:指遭遇困境,生活艰难。
7. 凉宵:凉爽的夜晚。
8. 庄生梦:庄子曾梦见自己成为蝴蝶,这里借指美好的梦境。
9. 丰岁:丰收的年份。
10. 子美忧:杜甫号子美,这里借用杜甫的名号表示诗人忧虑民生。
11. 高人:此处指禅意高深的人。
12. 禅寂:佛教中的禅定境界。
13. 娟娟:形容美丽的花草树木。
14. 窗竹:窗户边的竹子。
15. 不胜幽:非常幽静。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次韵喜雨兼简彝老》中,诗人陈棣以巧妙的比喻和隐喻表达了人生的感悟和对友情的怀念。首先,他以“浮沤”(即水上泡沫)来形容自己的一生,暗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着,他描述自己“无地安巢”的困境,表明自己如笨拙的鸠鸟一般无法找到一个安稳的归宿。
诗人在描写自己处境的同时,通过“击节闻君歌喜雨”表达了对友人歌曲的喜悦之情。这里,“喜雨”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降雨,更象征着友人的关爱与支持。而“裹粮知我迫填沟”则表达了诗人意识到自己正面临困境,需要友人的帮助来渡过难关。
接下来,诗人用“凉宵自足庄生梦”来形容自己在宁静的夜晚感受到的满足,以及用“丰岁仍宽子美忧”来表达自己对丰收年景的喜悦以及对民生忧虑的关怀。这里的“庄生梦”和“子美忧”分别引用了庄子与杜甫的名句,使诗句更具深意。
最后,诗人以“遥想高人禅寂处,娟娟窗竹不胜幽”作为结尾,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无奈。这里的“禅寂”指的是佛教的禅修生活,而“窗竹”则是诗人描绘的高人居住的环境。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又豪放的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喜雨兼简彝老》是南宋诗人陈棣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理宗年间(约公元1225年-1264年),此时正值南宋中后期,金国灭亡后,南宋成为北方唯一的汉人政权。然而,南宋统治者并未趁机恢复故土,反而日趋腐化堕落,政治腐败严重,导致内外交困的境地。
在这段时间里,陈棣作为南宋文人士大夫,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他虽然身居江南繁华之地,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在干旱肆虐之际,他渴望天降甘霖,滋润万物,以缓解民生之苦。因此,他以"次韵喜雨"为题,表达自己对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恢复江山、改善民生愿望的寄托。
与此同时,陈棣还与友人彝老保持密切的联系。他们共同关注国家大事,相互关心彼此的境遇。在陈棣写下这首诗篇时,他还特意向彝老传达了喜悦的心情,并借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这种浓厚的家国情怀和真挚的友谊,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