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龙吟 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

标题包含
水龙吟 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
芙蓉老去妆残,露华滴尽珠盘泪。水天潇洒,秋容冷淡,凭谁点缀。瘦苇黄边,疏萍白外,满汀烟穟。把余妍分与,西风染就,犹堪爱,红芳媚。几度临流送远,向花前、偏惊客意。船窗雨后,数枝低人,香零粉碎。不见当年,秦淮花月,竹西歌吹。但此时此处,丛丛满眼,伴离人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翥(1287年-1368年),字仲举,号蜕庵,又号蜕岩、蜕翁,元末明初著名文人。他是元代后期至明代初期的重要诗人,与杨维桢并称为“元末两大诗家”。 张翥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芙蓉凋谢了妆容,露水滴光了珠盘里的眼泪。水和天空显得潇洒而冷清,谁能为这幅景象增添一些装饰呢?河边枯萎的芦苇和岸边的稀疏浮萍,给池塘带来了丝丝烟雾。剩下的美丽被秋风所染,依然可以惹人喜爱。多少次在河岸边送行,对着花朵反而让客人感到意外。船窗下的小雨过后,几枝菊花垂得更低,香味已经消散。无法看到当年的秦淮河畔花开月明,扬州的竹西唱歌弹奏的景象。但是现在这里,大片的菊花陪伴着离别的人儿,令人沉醉。
去完善
释义
《水龙吟·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注释: 1. 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2. 郑兰玉:明代文人,此处指代张翥的朋友。 3. 蓼花:一种水生植物,形似小草。 4. 芙蓉:荷花。 5. 老去:凋谢。 6. 妆残:形容花朵凋零。 7. 露华:露水。 8. 滴尽珠盘泪:指露珠滑落。 9. 潇洒:自然大方。 10. 秋容:秋天的景象。 11. 点缀:装点。 12. 瘦苇黄边:枯黄的芦苇。 13. 疏萍白外:稀疏的浮萍。 14. 烟穟:烟雾笼罩的景象。 15. 余妍:剩余的花朵。 16. 西风:秋风。 17. 红芳:红花。 18. 客意:客人的感受。 19. 船窗雨后:雨后的船舱。 20. 低人:低垂向下。 21. 香零粉碎:香气消散。 22. 秦淮:秦淮河,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23. 竹西:竹西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 24. 歌吹:音乐歌舞。 25. 但:只。 26. 此时此处:现在这个地方。 27. 离人:离别的人。
去完善
赏析
《水龙吟·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词,通过对“芙蓉”、“露华”、“水天”、“瘦苇”、“疏萍”等景物的描绘,表现出秋天的萧瑟和冷清。词中通过“红芳媚”、“香零粉碎”、“不见当年”、“满眼”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境况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龙吟·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是元代诗人张翥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从诗词的创作时间来看,它诞生于元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元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文化多样性的特点突出,诗词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 其次,从作者张翥的人生际遇来看,他是一个经历了多种人生经历的人。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在考试中落第,此后他便在乡间隐居,广泛结交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这首《水龙吟·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正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再次,从时代背景来看,元朝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人们的交往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送别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普遍现象,因此这类题材的诗词作品在当时也十分流行。而这首《水龙吟·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正是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与朋友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水龙吟·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是在元朝时期的社会背景下,由经历了丰富人生经历的诗人张翥创作的,旨在表达与朋友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