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人
素玉朝来有好怀。一枝梅粉照人开。晴云欲向怀中起,春色先从脸上来。
深院落,小楼台。玉盘香篆看徘徊。须知月色撩人恨,数夜春寒不下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新的玉石早晨感觉心情很好。一株梅花正悄然开放,粉色花瓣映射着阳光,耀眼夺目。晴空的云朵仿佛在心间升起,春日的气息已提前在脸上出现。
幽深的庭院,精致的小楼台。我欣赏着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香烟,宛如看到时光的流逝。要知道那迷人的月光也会勾起遗憾和忧愁,这几夜春天的寒冷还没有离去,始终在台阶旁徘徊。

去完善
释义
1. 素玉:指质地纯净的玉石,此处寓意洁净美好的人或事物。
2. 好怀:愉快的心情。
3. 晴云:晴朗天空中的白云。
4. 玉盘:精美的盘子,这里用来比喻月亮。
5. 香篆:燃烧的香烛形成的烟缕,形状像篆书。
6. 撩人恨:令人难以忍受的恼人之事。
7. 数夜:多日。

去完善
赏析
《思远人》这首词以婉约之美描绘出诗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素玉朝来有好怀”点明主题,素玉象征着纯洁的情感,而“好怀”则意味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接着的“一枝梅粉照人开”将读者带入早春的季节,梅花怒放,生机盎然。这句诗词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心情的映照。
接下来的两句“晴云欲向怀中起,春色先从脸上来”更显得生动活泼。这里的“晴云”和“春色”代表了美好的事物,而“怀中起”和“脸上来”则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喜悦。这种情感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人心,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而后面的“深院落,小楼台。玉盘香篆看徘徊”则将画面转向静谧的院落和小楼,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仍然无法忘怀远方的亲人或友人,因此才会说“须知月色撩人恨,数夜春寒不下阶”。这里的“月色撩人恨”象征着诗人内心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而“数夜春寒不下阶”则暗示着这种情感之深切,使得诗人连寒冷的天气都无法阻挡他站在台阶上望月怀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思远人》是宋代词人赵令畤在公元1127年左右创作的词牌名作品。此时正值北宋末年,国家动荡不安,社会矛盾激化。由于政局的变化,身为皇族的赵令畤一度受到贬谪,辗转流离,这使得他对国家和个人的命运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赵令畤的词风也发生了变化,从早期的婉约柔美转向深沉豪放。这首《思远人》便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描绘秋日的凄凉景象,反映出词人在政治斗争中饱受磨难的心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