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再有蜀命别王居卿

标题包含
再有蜀命别王居卿
穆陵关望剑门关,岱岳山连蜀道山。 自顾松筠根节老,谁怜霜雪鬓毛斑。 离家讵谓虞私计,过阙尤欣觐帝颜。 叱驭重行君莫讶,古人辞易不辞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赵抃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站在穆陵关上遥望剑门关,仿佛泰山和蜀道相接。 回望自身松筠般的坚定品格,谁能怜惜这满头白霜的斑驳鬓发。 离开家乡,为国家而非私心,度过宫阙,尤为欣喜的是面见皇帝。 驾驭车马再行征程,不必惊讶,因为古人为理想奋斗,义无反顾。
去完善
释义
1. 穆陵关:又称大岘关,位于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南的大岘山上,为古代进出的重要关隘。 2. 剑门关:在今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北的剑门山中断处,是古蜀国的军事要塞。 3. 岱岳山:即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中国五岳之首。 4. 蜀道:指连接中国四川盆地与关中平原的道路,沿途高山险峻,道路崎岖,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5. 松筠:松树和竹子,这里比喻人的品质高洁。 6. 根节老:树根和竹节的年纪增长,这里比喻人年岁已高。 7. 霜雪:指的是白发,比喻人的年老。 8. 离家讵谓虞私计:离家远行是为了实现抱负,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讵谓,表示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 9. 过阙尤欣觐帝颜:经过皇宫更加高兴能够见到皇帝的容颜。过阙,路过皇宫;尤,更加;觐,拜见。 10. 叱驭:驾驭马匹,这里指代远行的艰辛。 11. 重行:再次前行。 12. 古人辞易不辞难:古代的贤士们离开家乡时容易告别,但面对困难却不会轻易退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政治家、文人赵抃写给朋友王居卿的离别诗。诗人以山水关隘为引子,道出了自己的长途跋涉和远离家乡的艰苦生活。他感慨自己虽然年纪已大,但仍然为了国家和人民而奔波劳碌。离家出行并非只为私利,而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理想和抱负。最后,诗人表明了虽面临困难却勇往直前的决心,鼓舞着友人一同前行。全诗表达了赵抃家国情怀、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展现了其坚定的决心和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有蜀命别王居卿》是宋代诗人赵抃在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000年左右,即北宋真宗时期。当时,赵抃担任成都知府,因为政绩卓著,被调任京官。在离开四川时,他与朋友王居卿告别,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再有蜀命别王居卿》。 在这个时期,赵抃作为一位清廉的官员,他曾多次在地方任职,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然而,他在京城的生涯并不如意,经常受到权臣排挤。这种人生际遇使他更加珍视与朋友之间的友谊,也使得他的诗作充满了深情厚谊。 此外,这个时期的北宋王朝正处于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发展。然而,北宋统治者过于依赖文人士大夫,导致官僚体系腐败严重。赵抃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员,对这种现象深感忧虑。这首诗中的“男儿志在四方”,既是激励自己坚持理想,也是对朋友的一种期许和寄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