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何若谷寄提刑蔡挺

标题包含
次韵何若谷寄提刑蔡挺
远俗斯年荷德丰,一麾乌足滞才雄。 朝签寄任非轻外,圣诏丁宁果发中。 却念松楸还里闬,再驰牛犊恳天聪。 只应未遂归欤兴,江右澄清已望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赵抃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远离世俗的这一年度,道德之风正浓,一只乌鸟怎能阻止英雄的才能呢? 清晨接到任命并非轻易地任命在外,皇帝的诏令确实是发自内心。 又想起故乡的松树和楸树,再次请求上天聆听我的诚意。 只愿尚未实现归隐的愿望,在江西的澄明已经感受到风的吹拂。
去完善
释义
1. 远俗:指远离世俗之地。这里是指地方官吏治理有方,使得当地百姓生活安宁。 2. 斯年:这年,今年。 3. 荷德:承受恩德。荷,承载;德,恩德。 4. 一麾:一指旗帜。这里暗指朝廷派遣的地方官员。 5. 乌足:如何足以,意思是怎能因为……而停滞不前。 6. 滞才雄:埋没人才的英雄。滞,阻碍;才雄,杰出的人才。 7. 朝签寄任:朝廷派遣的官员。朝签,朝廷任命的文书;寄任,临时委派的职务。 8. 非轻外:不是轻易派往边远地区的。轻外,轻视边远地区。 9. 圣诏丁宁:皇帝的诏书详细明了。丁宁,叮咛,反复嘱咐。 10. 果发中:果然在中央受到重视。发中,出自中部地区。 11. 却念:回想。 12. 松楸:松树与楸树,常用来代表故乡。 13. 里闬:乡里街坊。里,乡里;闬,墙门。 14. 再驰牛犊:再次骑马来到家乡。牛犊,小牛,这里借指马。 15. 天聪:天子的聪明才智。 16. 只应:只是应该。 17. 未遂归欤兴:未能实现回乡的愿望。归欤,回归故乡。 18. 江右:古代对江西地区的别称。 19. 澄清:政治清明。 20. 望风:敬仰、向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赵抃写给他的朋友何若谷的。诗中的“次韵”是指依照原诗的韵脚和体裁进行唱和之作。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轻松而幽默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的洞察。 首先,诗人描述了他们的友谊,以及他们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光。他提到,尽管他们已经远离世俗,但他们仍然感激那些充满恩惠的日子。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荷德丰”这个成语,表达了他们对友谊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接着,诗人转向了他的朋友何若谷,称赞他在官场上的才干和勇气。他认为,即使只是一支小小的毛笔,也不能阻止这位才子发挥他的才能。这里,诗人用“一麾乌足滞才雄”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何若谷的形象。 然后,诗人提到了朝廷对他的任命,以及皇帝对他忠诚的信任。他明白,这次任命并不轻松,但他仍然决定接受这个重任。在这里,诗人用“非轻外”和“果发中”这两个词语,表达了他对职责的重视和对皇帝的忠诚。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父母的孝顺。他希望能再次回到家乡,向天祈求智慧,以便更好地完成他的使命。在这里,诗人用“松楸还里闬”和“再驰牛犊恳天聪”这两句诗,表达了他的亲情和责任感的交融。 最后,诗人总结道,尽管他没有实现归隐的愿望,但他的心已经飞到了江西,看到了那里的澄清之风。在这里,诗人用“江右澄清已望风”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家乡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展现了诗人赵抃的高尚品质和深厚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次韵何若谷寄提刑蔡挺》是宋代诗人赵抃(998-1061)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50年左右,即北宋时期的中期。 在这一时期,赵抃作为一位政治家、文学家,官至殿中侍御史,他曾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他与何若谷和蔡挺都是当时的官员,互相之间有深厚的友谊。他们的关系可能源于共同的政治观点和文学兴趣。 这一时期的北宋,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然而,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现象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赵抃等文人志士以诗歌表达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