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董仪都官见赠

标题包含
次韵董仪都官见赠
海陵余昔嗣英僚,旧尹咨新治有条。 此别风波嗟各路,但闻名誉籍当朝。 美夫郡接濒江地,幸矣民多乐岁谣。 南国故人千里隔,举头云岭鬰岧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赵抃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海陵这个地方,我曾经继任过贤良之士的职务,回顾过去,我在那里担任县尹时,有条有理地进行着新的治理。在此离别之后,大家各自分散在各地经历风风雨雨,但是无论在哪里,都依然以名誉和声望著称于朝堂之上。美丽的江南地区,郡县靠近江边,幸运的是这里的百姓们生活美满,年丰物阜,快乐地唱着歌谣。南方的老朋友相隔千里,抬头望向那层层叠叠、峻峭的山峦,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
去完善
释义
1. 海陵:江苏泰州市的别称。这里代指诗人所在地。 2. 余昔:我过去。 3. 嗣:继承;接续。 4. 英僚:杰出的人士;优秀的朋友。 5. 旧尹:以前的知州。 6. 咨:询问;征求意见。 7. 新治:新的治理方法或措施。 8. 有条: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9. 此别:这次分别。 10. 风波:比喻动荡不定的生活或政治环境。 11. 嗟:感叹。 12. 但闻:只听说。 13. 名誉:声誉;名声。 14. 籍:记录;记载。 15. 当朝:当前;现在。 16. 美夫:美好的人;赞美之词。 17. 郡接:接壤的郡县。 18. 濒江:靠近江边。 19. 幸矣:幸亏;幸运的是。 20. 乐岁:丰收之年。 21. 谣:民间歌谣。 22. 南国:南方的国家或地区。 23. 故人:老朋友;熟人。 24. 举头:抬头看;仰起头。 25. 云岭:高耸入云的山岭。 26. 鬰岧峣:形容山势高峻险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赵抃写给他的朋友董仪的回信,主题是关于两人之间的友谊和离别之情。首联通过回忆他们共同在海陵(今江苏泰州)任职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颔联则感叹了分别后的各自奔波,但仍互相保持关注对方的名誉。颈联赞美了董仪所在的富顺县位于长江边,百姓生活富裕,有歌谣传颂其德政。尾联表达了赵抃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抬头看到高耸入云的山峰,更加深了这种思念。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仕途的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公元998年,诗人在董仪的都官任职期间创作了这首诗《次韵董仪都官见赠》。此时诗人赵抃正面临着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因勤奋好学,成绩突出,受到皇帝和官员们的赏识。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荣耀而得意忘形,反而更加谦逊、勤学,力求在诗歌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北宋王朝正处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阶段。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士人阶层地位日益提高,文化氛围浓厚,诗歌成为了文人墨客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赵抃的这首诗便是他对时代背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的反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