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中条
燕辞旅舍人空在,萤出疏篱菊正芳。
堪恨昔年联句地,念经僧扫过重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燕辞旅舍:指燕子离开旅舍,表达秋天的到来。
2. 人空在:指人们已离散,只剩空荡荡的旅舍。
3. 萤出疏篱:萤火虫出现在稀疏的竹篱旁,代表夏天已经离去。
4. 菊正芳:菊花正在盛开,象征秋天已经来临。
5. 堪恨:可叹、可惜。
6. 昔年联句地:指以前一同赋诗的地方。
7. 念经僧:负责诵读佛经的僧人。
8. 扫过重阳:表示重阳节已经过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中的“燕辞旅舍”象征着季节的变化,而“人空在”则暗示着诗人孤独的心境。接着的“萤出疏篱菊正芳”则是典型的秋日景色,既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也表现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
诗的后两句则更加深情,“堪恨昔年联句地,念经僧扫过重阳”,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岁月的无奈。其中“联句地”指的是诗人与朋友共同度过的欢乐时光,而今已不复存在;而“念经僧扫过重阳”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性的敏锐洞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中条》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一首五言律诗,抒发的是对中条山景色的怀念之情。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末,也就是公元9世纪末期。当时唐朝已经衰落,战乱频仍,民生疾苦。司空图身处这一时代背景,经历了许多人生起起落落。他曾以高才博学为玄宗朝的宰相张嘉贞赏识,但之后却受困于权臣杨国忠,被排挤外调。又因战乱,避难华阴,寓居在中条山一带。
在同时间段内,与司空图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主要有:一是黄巢起义对唐朝的冲击,二是藩镇割据局面的日益严重,三是宦官专权和朝廷政治腐败。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多感慨时事,寄情山水田园。因此,司空图借《忆中条》抒发了他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