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张谋父乞花

标题包含
张谋父乞花
二顷田园汴泗东,春来心事几人同。 固知短绠无深汲,又见新花发旧丛。 花气著人浑欲醉,妍华过眼旋成空。 冷官门外无消息,与报江南春信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年-1102年),字无己,一字履常,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 陈师道出身书香门第,其父陈希亮曾任太学博士。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以诗赋见长。宋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春天到了,花开时节的清新气息仿佛让人陶醉其中,但花开花落,美丽的花朵很快就会凋谢,代表着美好时光的短暂。而作者自己作为地方官员,在外为官,无法得知家乡的音信,只能通过花开花落的消息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去完善
释义
1. 二顷:这里指田地的面积,约为200亩。 2. 田园:农田。 3. 汴泗东:汴水、泗水,此处泛指中原地区。 4. 短绠:比喻才疏学浅或能力不足的人。 5. 无深汲:无法深入研究或领悟事物的深层含义。 6. 新花:新的花朵。 7. 旧丛:原有的树丛。 8. 花气著人:花香沾染在人身上。 9. 浑欲醉:整个人仿佛要沉醉在花香之中。 10. 妍华:美丽的花朵。 11. 过眼:转瞬即逝。 12. 冷官:这里指作者自己,暗示其清贫的官员身份。 13. 门外无消息:形容生活平静,没有意外发生。 14. 江南春信:南方春天的信息,这里指春花盛开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张谋父乞花》是北宋诗人陈师道的一首五言诗,描述了春天的美景以及作者的内心情感。首句“二顷田园汴泗东”描绘出一幅广阔的田野景象,其中“汴泗东”点明了地点在汴京(今河南开封)附近。接下来的“春来心事几人同”则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感慨,感叹春光短暂,生命无常。 “固知短绠无深汲”是对自己才华的谦虚自嘲,表示无法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同时也表现出对于学术的严谨态度。“又见新花发旧丛”则展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新旧交替的自然现象。 “花气著人浑欲醉”形容花香浓郁,仿佛能让人陶醉其中;而“妍华过眼旋成空”则反映出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即美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终究会消失。最后两句“冷官门外无消息,与报江南春信通”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虽然自己身处寒冷的北方,但对家乡温暖的春天依然怀念不已。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张谋父乞花》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一首描绘友情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哲宗时期,即公元990年至1005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宋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党争和社会矛盾。 在这个时期,陈师道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早年家境贫寒,但由于勤奋好学,逐渐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他曾担任过一些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职。他还曾因为坚守气节,拒绝与权臣合作而被贬谪。这些人生际遇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深厚的情感。 与陈师道同时代的历史背景中,宋朝的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诗歌和绘画。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们热衷于交流思想和抒发情怀,因此诗歌成为了他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此外,这个时期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如苏轼、黄庭坚等,他们的作品对陈师道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张谋父乞花》这首诗歌是在北宋哲宗时期创作的,其创作背景涉及了陈师道的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陈师道的诗歌风格和他对于友情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