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聚物

标题包含
聚物
臧谷亡羊等是痴,塞翁失马浪成悲。 本非真鹿梦何准,未必无鳌钓且迟。 蛟龙暂与蚖蛇肆,鸿鹄那教燕雀知。 暮四朝三狙莫怒,会看挟乙走狐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迈,字功甫,号臞轩,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迈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拓宽了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臧谷亡羊:臧、谷分别指两个人,“亡羊”意为丢失了羊。 塞翁失马:在边塞丢失了一匹马,后来这匹马却带回来一匹好马。形容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 真鹿梦:比喻空幻不可求的事物。 无鳌钓:没有鱼饵的钓鱼。 蛟龙:古代传说的两种神异动物,比喻贤人。 蚖蛇:一种毒蛇,比喻小人。 鸿鹄:大雁和天鹅,比喻有志向的人。 燕雀:燕子和小鸟,比喻无大志的人。 暮四朝三:形容事物反复无常。 狙:猴子的一种。 挟乙:出自成语“挟纩怀刺”,表示随时准备帮助别人。 狐狸:指狡猾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王迈对于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首联以“臧谷亡羊”和“塞翁失马”两个典故对比,暗示了人生中的得失无常,不必过于执着于一时的成败。颔联则通过“真鹿梦”和“鳌钓”两个意象,进一步强调世事如梦,命运难测,我们应该保持淡定的心态,不要急于求成。 颈联将蛟龙、蚖蛇、鸿鹄、燕雀四种生物并列,揭示了不同的物种各自有各自的生存方式和智慧,无须强求一律,也反映了人生的多样性。尾联以“暮四朝三”的寓言故事为例,提醒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聚物》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王迈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孝宗时期(公元1163-1189年),这是南宋中期的一段相对稳定时期。王迈在这个时期游历了江南各地,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他们的交往和交流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王迈所处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国、西夏等势力的威胁之下,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投身于抗金事业,试图恢复北宋时期的繁荣。然而,这种理想并未实现,反而使得南宋王朝逐渐走向衰落。王迈作为一位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诗人,他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观察,创作了一系列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 《聚物》这首诗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在这首诗中,王迈以“聚物”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事物兴衰的思考。他以树木为例,指出万物都有生有灭,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奋发向前。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