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三
千里好山云乍歛,一楼明月雨初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遥远的山间,云雾正在渐渐散去;刚刚雨过天晴,一轮明月高悬在楼前。
去完善
释义
1. "千里好山":指绵延千里的美丽山脉。其中"千里"是距离概念,表示山脉的广大;"好山"是形容词修饰名词,表达山脉的美丽。
2. "云乍歛":"乍"是突然的意思;"歛"是指收敛、消散。因此,“云乍歛”描述的是天上的乌云突然消散的情况。
3. "一楼":指的是一个楼层,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楼层或者他所见到的建筑物的楼层。
4. "明月":明亮的月亮,这里是诗人对月亮的直接描绘。
5. "雨初晴":"初晴"是指刚刚放晴的天气,表明雨水刚刚停止,天气开始放晴。所以"雨初晴"就是指雨后放晴的天气状况。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句 其三》中,诗人陈尧佐以诗意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先,他通过“千里好山”表达了祖国壮丽河山的辽阔和壮美;然后,他用“云乍歛”来形容山间的云朵突然消散,突显出大自然的神奇变化。紧接着,诗人又以“一楼明月”展现出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并以“雨初晴”为这轮明月增添了朦胧的美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厚的诗词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 其三》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陈尧佐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88年前后,此时正值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陈尧佐刚刚步入仕途,担任大理寺丞一职。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宋朝刚刚经历五代十国的动荡,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繁荣,文化事业也逐步发展。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纷纷投身文学创作,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词人,如苏轼、欧阳修等。陈尧佐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和文化氛围中,受到了熏陶和启发,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
在个人生活方面,陈尧佐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才华,逐渐崭露头角。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曾遭到排挤和陷害,甚至一度被贬谪。这些人生际遇使得陈尧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善恶,从而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展现出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