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
六眸龟北凉应早,三足乌南日正长。
常记京关怨摇落,如今目断满林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六眸龟北方凉爽宜人,三足乌南方阳光正旺。
常常回忆起京城里的秋天愁绪,如今望眼欲穿满林都是霜花。
去完善
释义
"六眸龟北凉应早":这句诗使用了两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六眸龟"是指古代传说中的神龟,它有三只脚,六只眼睛,能够预测吉凶。"北凉"是指古代北方的一个国家。这句诗的意思是,由于天气变冷,神龟的六只眼睛已经看到了北凉的景象,预示着秋天已经来临。
"三足乌南日正长":这句诗也使用了神话传说。"三足乌"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也叫金乌,是太阳的象征。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北边的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但是南方的阳光仍然强烈,白天时间还很长。
"常记京关怨摇落":这句诗中的"京关"是指古代的京城,也就是首都。"摇落"是指树叶凋落,寓意秋天的到来。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经常回忆起在京城时对秋天落叶的感叹。
"如今目断满林霜":这句诗中的"目断"是指目光所及之处。"满林霜"是指整个树林都被霜覆盖。这句诗的意思是,现在诗人看到整个树林都被霜覆盖,秋天已经到了。
去完善
赏析
《秋日》这首诗借景抒发了诗人裴夷直的忧思和感慨。诗中首先通过描绘六眸龟在北方凉应早和三足乌在南日正长的景象,传达了自然界中天气变换的信息,从而引出了接下来的情感抒发。
"常记京关怨摇落,如今目断满林霜"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个人境遇的思考以及世事无常的感叹。诗人回忆起昔日京城中的场景,心生忧虑与哀愁;而如今,他目之所及已是一片秋色,满林皆白,不禁令人感伤。这一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诗人的情感得以充分地传达出来。
整体来说,《秋日》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出诗人在面对世事变幻时的深沉思考。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日》是唐朝诗人裴夷直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845年。这一年是唐武宗会昌五年,也是唐宣宗大中元年。裴夷直(794-862年)是唐代中期的一位著名诗人,曾任吏部郎中等职,其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表现出深沉的家国情怀。
在创作这首《秋日》的时段,唐朝社会已经进入了晚唐时期,国家政治渐趋腐朽,战乱频发,民生疾苦。作为朝臣,裴夷直亲眼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困苦,心中充满了忧虑和责任感。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的理想和抱负难以实现,于是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首诗中,裴夷直以秋日作为象征,描绘出一幅萧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他通过对“草木无情”的讽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裴夷直卓越的诗才,更彰显了他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