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酬惟赏上人
师是浮云无著身,我居尘网敢相亲。
应从海上秋风便,偶自飞来不为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老师是漂浮的云朵没有固定的居所,我在尘世中生活却不敢去接近。
应该乘着海上的秋风来去自如,偶尔飞过来并不是为了别人。
去完善
释义
1. "浮云":比喻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2. "著身":依附于身体或物体上,这里指的是有固定住所;
3. "尘网":指尘世纷扰,表示世俗生活的繁杂;
4. "秋风便":秋风的便利,寓意“顺风顺水”;
5. "偶自飞来":偶然地飞来,表示不期而遇;
6. "不为人":不为别人着想,含有自得自娱的意味。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师生情谊的诗歌。诗中的“惟赏上人”指的是裴夷直的老师。诗人以云喻师,寓意老师如同天空中的浮云,超脱世俗,无法触及。而自己却身处尘世之中,与老师的境界相距甚远。尽管如此,诗人仍向往着与老师亲近,希望得到教诲和指引。接着,诗人想象有一天,海上的秋风会将他吹向老师,让他有幸与老师会面。这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老师相聚的心情,同时也强调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戏酬惟赏上人》是唐代诗人裴夷直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此时,裴夷直任礼部侍郎一职。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唐朝已经进入晚唐阶段,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问题严重。虽然唐宣宗登基后努力恢复朝廷权威,但局面并未根本好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寻访高僧,以求心灵慰藉。
裴夷直在此时担任礼部侍郎,对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有着深刻理解。他与佛教徒惟赏上人有深厚的交情,通过诗歌酬唱表达彼此的友谊。这首诗展示了他对禅意的理解以及对友人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他身处时代的无奈与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