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秦中卧病思归

标题包含
秦中卧病思归
索索凉风满树头,破窗残月五更秋。 病身归处吴江上,一寸心中万里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凉凉的风吹拂着满树的枝头,破旧的窗户映着五更时的残月。 病人回到吴江之上的住处,心中的思念却已跨过万里的距离。
去完善
释义
1. 秦中:古代指关中地区,这里具体是指长安。 2. 卧病:生病躺在床上。 3. 索索: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4. 破窗:破旧破损的窗户。 5. 五更: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五更意味着早晨四五点钟的时候。 6. 吴江:即苏州一带的江河水域。
去完善
赏析
《秦中卧病思归》是唐代诗人裴夷直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诗人在秦中地区生病,思念着远方的家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乡愁之情。 首句“索索凉风满树头”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落叶飘零,凉风吹过,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这里的“索索”和“满树头”都表现了秋天的肃杀之气。次句“破窗残月五更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氛围,五更时分,夜色正浓,月光透过破损的窗户照进来,显得分外凄凉。 接下来的两句“病身归处吴江上,一寸心中万里愁”是诗的主题所在,也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因病在秦中地区滞留,内心无比思念故乡,即吴江之上。“一寸心中万里愁”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之情,即使相隔万里,也无法消除心中的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秦中卧病思归》是唐代诗人裴夷直在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因病滞留长安时创作的一首表达思归之情的五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裴夷直以病中困居、思念故乡的情景为线索,展现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故乡亲人的深切关怀。 在这段时间里,裴夷直的生活并不如意。他在长安担任京官,却因疾病和世态炎凉而无法回到家乡。这使他倍感孤独和无助,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他患病期间表现得尤为强烈,他渴望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光。 唐朝时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然而,随着历史的推进,唐朝逐渐走向衰落。特别是宣宗时期的宦官专权和政治腐败,使得许多文人志士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在这种情况下,裴夷直选择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