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赋早春书事
苑里芳华早,皇家胜事多。
弓声达春气,弈思养天和。
暖酒红炉火,浮舟绿水波。
雪晴农事起,击壤听赓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苑中的花儿早早绽放,皇家的喜事一桩接一桩。
弓箭的声音传遍了春天的气息,下棋的想法带来了平静与和谐。
温暖的酒伴着红炉的火,漂浮的小舟在绿水上荡漾。
大雪初晴,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一起用土壤击打地面,听着那流传已久的赞歌。
去完善
释义
1. 苑里:指皇家园林。
2. 芳华:指春天的美好景色。
3. 皇家胜事:指皇帝举办的各种盛大庆典和活动。
4. 弓声达春气:指春天里射弓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春天。
5. 弈思养天和:指下棋可以陶冶性情,修养身心。
6. 暖酒红炉火:指用红炉加热美酒,温暖人心。
7. 浮舟绿水波:指在绿水波中泛舟游玩,欣赏美丽的风景。
8. 雪晴农事起:指雪后天晴,农民开始耕种劳作。
9. 击壤听赓歌:指农民们敲击土壤,唱出赞美天地的歌声。
去完善
赏析
《又赋早春书事》是五代时期文学家徐铉的作品。诗中描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皇室的繁荣昌盛。诗人通过对早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首联“苑里芳华早,皇家胜事多”,描述了春天来临,皇家园林里的花朵争相绽放,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这也是对皇室繁荣昌盛的象征。
颔联“弓声达春气,弈思养天和”,通过弓箭声和围棋思维这两个意象,展现了春天充满活力与智慧的氛围。弓箭声象征着春季生命力的旺盛,而围棋思维则代表着人们在春天中的思考与感悟。
颈联“暖酒红炉火,浮舟绿水波”,描绘了春天里人们享受美酒、泛舟游水的悠闲生活。红炉火象征着温暖与热情,绿水波则代表着宁静与祥和。
尾联“雪晴农事起,击壤听赓歌”,表明在春天的雪后初晴之时,农民开始劳作,田间传来击壤之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又赋早春书事》是五代时期南唐文学家徐铉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945年左右,正值南唐定都金陵(今南京)时期。在这个时期,南唐历经了战乱后的逐渐安定,国力逐渐恢复,民生得到改善,呈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繁荣景象。
徐铉在南唐时期曾任官职,参与国政,对于国家的治理和民生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国泰民安的期盼。同时,徐铉还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崇尚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这也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