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日登楼客次怀张覃进士

标题包含
秋日登楼客次怀张覃进士
闻说飘零亦异乡,登楼吟望益悲凉。 当时欲别言难尽,他日相逢话更长。 蝉噪水村千万树,雁过云岫两三行。 明朝策蹇还无定,空倚危栏到夕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潘阆(?-1009年),字逍遥,号逍遥子,北宋初年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潘阆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朋友,其中包括当时的名士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他在文学、音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听说四海漂泊也都离家千里,登上高楼远眺更加悲伤凄凉。 当年分别时千言万语难以倾诉,未来重逢时日恐怕话题更多更漫长。 蝉鸣树丛仿佛成千上万个声音,大雁飞过如同云雾中的几行字。 明天骑马远行还没有确定的方向,只能靠在高楼栏杆上直到夕阳西下。
去完善
释义
1. 闻说:听说;听闻。 2. 异乡:远离故乡的地方。 3. 登楼:登上高楼。 4. 吟望:边吟诗边观望。 5. 悲凉:悲伤凄凉的心情。 6. 他日:未来的某一天。 7. 相逢:遇见,相见。 8. 更长:指谈资丰富而谈话时间较长。 9. 蝉噪:指蝉鸣声。 10. 水村:临水或环水的村落。 11. 千万树:极言蝉鸣的繁盛景象。 12. 雁过:大雁飞过。 13. 云岫:云雾缭绕的山峰。 14. 两三行:指雁群排成几行飞行。 15. 策蹇:鞭策驴马前进。 16. 无定:没有固定的目标或地点。 17. 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18. 夕阳:即将落下的太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别离的情景以及对未来重逢的热切期盼。首联表达了自己异地漂泊的愁绪,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挂念。颔联通过描述离别时的千言万语难以尽述,预示着两人未来的相会将会更加美好和温馨。颈联通过对“蝉噪水村千万树,雁过云岫两三行”的景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尾联则透露出诗人在分别之后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真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秋日登楼客次怀张覃进士》是北宋诗人潘阆的作品。潘阆出生于晚唐五代时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他曾历任多个官职,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诗酒茶歌的生活。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60年至979年之间,即北宋初年。 在潘阆创作这首诗歌时,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刚刚结束,北宋王朝刚刚建立,政治局势尚不稳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潘阆深感世事无常,人生苦短,对官场生活产生了厌倦。因此,他选择了远离世俗纷争,寄情山水,以诗为友的生活方式。 在这首诗歌中,潘阆表达了对自己挚友张覃进士的深切怀念之情。他认为,虽然他们的境遇各不相同,但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却是相同的。他希望有一天,他们能再次相聚,共同品味那美好的诗篇。这首诗既表达了潘阆对友谊的珍视,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