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为惠次韵奉酬 其四
叶脱秋色静,水落洲渚陈。
文昌易为月,翩翩欲相亲。
蝉声老逾夏,乍听意觉新。
此时酒一尊,不可无此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叶儿告别了秋天的色彩,显得格外宁静;水落之后,洲渚清晰地呈现出来。月光洒在文昌阁上,如同轻柔的拥抱让人倍感亲切。蝉鸣在夏天愈发响亮,听起来却仿佛新的旋律。此时此刻,摆上一杯美酒,却不能没有这位朋友的陪伴。
去完善
释义
1. "文昌":指诗人王弱翁的官职,这里借指王弱翁本人。
2. "易为月":表示变换为月亮的状态。
3. "翩翩":轻快地飞舞的样子。
4. "老逾夏":这里的"老"是动词,意为使...变老;"逾夏"指的是过了夏天,这里用"老逾夏"形象地描绘了蝉鸣声的变化。
5. "乍听":忽然听到。
6. "意觉新":感到新鲜,感觉耳目一新。
7. "酒一尊":指一杯酒。"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在诗中,“文昌易为月”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高度评价,意味着友情如同月亮一般永恒不变。此外,诗中的“酒一尊,不可无此人”也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享美酒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为惠次韵奉酬 其四》是南宋著名诗人许及之在淳熙年间(1174-1189年)创作的。在这段时间里,许及之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他曾在朝廷担任官员,后辞官回乡,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的关注。
在淳熙年间,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快。然而,这个时期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腐败现象严重、人民生活困苦等。许及之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一些现实问题。
在这首诗中,许及之以多病故人为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他以独特的韵律和语言风格,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还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