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怀素上人草书歌

标题包含
怀素上人草书歌
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馀。神清骨竦意真率, 醉来为我挥健笔。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 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驰毫骤墨剧奔驷, 满坐失声看不及。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 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年-789年),字幼公,一作次公,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生平事迹如下: 1. 早年经历:戴叔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被誉为“神童”。然而,...查看更多
依依分享馆🍃
去完善

译文
楚国和尚怀素擅长草书,将古人的技法运用得炉火纯青且具有独特韵味。他神情清澈,气度不凡,性格真诚直率。 当他喝醉时,挥毫泼墨展现出书法的魅力。开始是破体字的风格,但逐渐变为独具个性的风采,好像春天的花朵绽放,却来得稍晚一些。 忽然间,他的书法变得雄壮而充满力量,如同苍龙与腾蛇盘旋起舞,猛兽屹立不倒。运笔如飞,墨汁挥洒,就像四匹疾驰的骏马。 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这震撼的画面所吸引,甚至来不及欣赏。他用心手合一的方式写字,气势更加神奇,奇特怪异的形态也显得恰到好处。 每个人都仔细询问其中的奥妙,但怀素自己却说刚开始并不知道原因。
依依分享馆🍃
去完善
释义
《怀素上人草书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为赞美书法家怀素所作的诗歌。以下是对其中词语的解释: 1. 楚僧:指怀素和尚,他是湖南长沙人,故称“楚僧”。 2. 工草书:擅长草书书法。 3. 神清骨竦:形容怀素和尚超凡脱俗的气质。 4. 意真率:指怀素的书法作品自然质朴,毫无矫饰。 5. 破体:指书法中的行书。 6. 壮丽就枯涩:描述怀素书法风格的变化,由雄壮变得枯瘦刚劲。 7. 龙蛇腾盘兽屹立:比喻怀素书法作品中形象生动的笔画。 8. 驰毫骤墨:形容怀素写字速度极快。 9. 心手相师:形容怀素与戴叔伦之间的默契关系。 10. 势转奇:指两人共同创造出的奇特书艺风貌。 11. 诡形怪状:形容书法作品的奇异形态。 12. 翻合宜:表示这种怪异的形态在书法艺术中是合理的。 13. 初不知:怀素自述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品已经到达了如此高超的境界。
依依分享馆🍃
去完善
赏析
《怀素上人草书歌》是一首赞美书法家怀素上人的诗歌。诗人戴叔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怀素草书的艺术魅力,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展现了其书法的优美与奇特。 诗的第一句“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馀”,强调了怀素草书的精湛技艺以及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接下来的两句“神清骨竦意真率,醉来为我挥健笔”,生动地描绘了怀素在酒醉之际仍能挥洒自如的才情。 接着的四句“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描述了怀素书法的变化多端,既有壮丽之美,又有枯涩之韵,仿佛龙蛇腾空,令人叹为观止。 接下来的四句“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坐失声看不及。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进一步展示了怀素草书的独特韵味,笔墨挥洒之间,人们为之倾倒,纷纷探讨其中的奥妙。 最后两句“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表达了怀素自己也无法完全解释自己的书法艺术,这也是艺术的神秘之处,给人们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依依分享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戴叔伦的《怀素上人草书歌》创作于唐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繁荣时期,各种艺术形式都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而在书法领域,草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赞誉。 《怀素上人草书歌》是戴叔伦为草书大家怀素所创作的诗歌,描绘了怀素在书法创作中的才华横溢与独特风格。当时的戴叔伦对书法有着深厚的理解和热爱,而怀素则是他心目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在这个时期,唐代的社会风气开放,文化艺术繁荣,人们对于个性和创新的精神非常推崇。这种环境下,怀素作为一位书法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情,创作出独特的草书作品。而戴叔伦则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对这位书法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
依依分享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