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客夜与故人偶集

标题包含
客夜与故人偶集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年-789年),字幼公,一作次公,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生平事迹如下: 1. 早年经历:戴叔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被誉为“神童”。然而,...查看更多
老妖怪先生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的秋月渐趋圆满,夜色笼罩下的城市和建筑显得层次分明。 如同在江南的一场聚会,恍然怀疑是否真的曾在梦中相逢。 风吹过的枝头惊起了栖息的喜鹊,露水的草地上,寒冷的蟋蟀悲鸣不已。 旅途漫长,我们不妨一醉解忧,依依惜别之际,生怕黎明时分清脆的钟声唤醒离别的时刻。
老妖怪先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城阙:城楼,这里指京城长安。 2. 江南:长江下游一带,这里指故乡。 3. 翻疑:反而怀疑。 4. 羁旅:漂泊在外,旅居他乡。
老妖怪先生
去完善
赏析
《客夜与故人偶集》这首古诗描绘了诗人与故人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偶然相遇的场景。首联以“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开篇,勾勒出一幅浩渺的月光映照在重重城阙之上的画面,为整个场景奠定了静谧而深沉的氛围。颔联“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则揭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似乎不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颈联“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蛩”转而描述了秋风中的树枝和露水草地上蟋蟀的叫声,表现出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为全诗增添了生动和活力。尾联“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则表明了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与故人相逢的喜悦使得他愿意借此机会一醉方休,但又担心晨钟响起,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使读者感受到他当时的心境。
老妖怪先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客夜与故人偶集》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创作于公元756年左右。在安史之乱期间,戴叔伦因战乱避难南逃,流落他乡,生活艰苦,饱尝人间离散之苦。这一时期的诗人在生活中体验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多舛,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这首诗中,戴叔伦以客居异乡的孤独和与故人的偶遇,表达了他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下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当时的唐朝社会正处于历史转折点,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战乱频繁,使人们更加珍惜和平与友谊,渴望重建家园的美好未来。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在特定时代的情感体验和生活追求,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瑰宝。
老妖怪先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