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
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
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
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
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
楚劒期终割,隋珠惜未弹。
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
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章溪和贡水交汇在一起,为何会有波澜起伏?
跋山涉水万里归来的旅人稀少,孤独的小船在途中历经艰难。
春日阳光照耀在曲折的河流上,黄昏时分,暮色渐浓,两岸滩涂相连。
南方的花儿早早盛开,江水流淌着向北拓展,变得更加宽阔。
曾经的伙伴如今在富饶的地方显赫,新的角色使帽子更加高耸入云。
期待那无价的宝剑最终能得到赏识,那珍稀的明珠却因惋惜而无法弹出。
酒意散去,愁绪更甚,离别的眼泪刚刚干涸。
但愿我能保持高尚的品质,像青松一样度过最寒冷的季节。
去完善
释义
1. 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
2. 章溪:赣江上游的一条支流,位于赣州城区。
3. 贡水:赣江的北源,即今信江的上游。
4. 归人:离家外出,久已归来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5. 曲浪:弯曲的水波。
6. 连滩:连续不断的河滩。
7. 故交:老朋友。
8. 参盛府:指进入显要官职。
9. 新角耸危冠:比喻德高望重的地位。
10. 楚剑:用春秋时期楚国越王勾践剑的故事,寓意自己的才能未被重用。
11. 隋珠:古代隋侯所献的明珠。
12. 酒醒:酒醉后清醒过来。
13. 青松质:比喻节操和品行。
14. 大寒: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去完善
赏析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是唐代诗人耿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作者晚登虔州的所见所感为主题,通过描绘江水流淌、曲岸春色等自然景观,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
首联“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以章溪和贡水的交汇为题引,暗含了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颔联“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则展现了诗人离家万里的艰辛以及思念家乡的心情。颈联“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则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为诗歌增添了生机。而尾联“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则寓含着诗人坚韧不屈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出自唐代诗人耿湋之手。创作时间大致可以锁定在唐朝贞元年间(785-805年),这个时期是唐德宗李适的统治时期,历时21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发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乱”,虽然乱局已平,但国家依然处于严重的财政和军事压力之下。此外,各地节度使趁机扩充地盘,导致藩镇割据问题严重。在这种背景下,朝廷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巩固中央政权,并且有意识地加强与地方官员的联系,以求稳固国家大局。
从作者耿湋的人生际遇来看,他早年即举进士不第,入仕之路并不顺利。直到唐德宗贞元初年,才因刘太真的推荐而应荐为谏官,之后又被任命为陕县尉。在这期间,耿湋游历广泛,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由于自身经历的坎坷,耿湋在诗作中对人生、自然和时事有着深刻的洞察力,这也为他的诗歌赋予了浓厚的哲理意味。
这首诗便是作者耿湋在晚秋时节登上虔州城楼时所作。面对壮丽的山河景色,他在寄托对远方友人思念的同时,也抒发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