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九华山用太白联句韵
千古池阳郡,九峰应最华。
明珠绚晨露,丽绮粲晴霞。
岭头过子晋,岩腹憩洪崖。
谪仙无复见,空想夏侯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百年前的池阳郡,以九座山峰最为美丽。
如同清晨露珠般的明珠,如同阳光下的彩霞般艳丽。
在山顶与神仙相遇,在山谷与古贤交谈。
可惜再也无法见到那些被贬谪的仙人,只能想象他们曾居住过的夏侯家。
去完善
释义
1.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有99座山峰,故得名“九华山”。
2. 池阳郡:古代行政区划名,这里指池州。
3. 子晋:周灵王的太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后乘鹤仙去。
4. 洪崖:相传为尧舜时仙人,因避荒秽而隐居山洞,后被尊奉为真仙。
5. 谪仙:被贬谪到凡间的神仙,这里指李白。
6. 夏侯家:历史上夏侯氏有多位著名人物,这里可能是喻良能联想到的某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题九华山用太白联句韵》描绘了九华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首联“千古池阳郡,九峰应最华”点明了九华山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颔联“明珠绚晨露,丽绮粲晴霞”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九华山的自然风光描绘得如同璀璨的明珠和绚丽的锦绣,展现出九华山的美丽与独特魅力。颈联“岭头过子晋,岩腹憩洪崖”通过神话传说,展示了九华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尾联“谪仙无复见,空想夏侯家”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强调了九华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山的地位。整首诗以优美的诗句和华丽的词藻,展现了九华山的美丽、神秘和历史积淀,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九华山的壮丽景色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九华山用太白联句韵》是宋代诗人喻良能在九华山的游历中所创作的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960-1127年)。在这段时间里,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尤其是诗歌艺术达到了高峰。
喻良能生于书香门第,他的家族世代为宦,本人也颇有声名。在他生活的时代,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文人墨客们纷纷以弘扬儒道为己任,作品多具有浓厚的士人气息。此外,佛教文化在九华山地区也非常盛行,很多文人都喜欢前往游历,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
在游览九华山时,喻良能受到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影响,选择了李白的联句韵作为创作基础。他通过描绘九华山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喻良能那种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们的信仰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