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木兰花令

标题包含
木兰花令
高平四面开雄垒。 三月风光初觉媚。 园中桃李使君家,城上亭台游客醉。 歌翻《杨柳》金尊沸。 饮散凭阑无限意。 云深不见玉关遥,草细山重残照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龙龙_7287
去完善

译文
高平的四周矗立着雄伟的城墙。 三月的风光开始显得妩媚动人。 园中的桃花和李花盛开,这是使君的家;城上的亭台楼阁,吸引了无数游客陶醉其中。 歌声回荡在《杨柳》的旋律中,金樽里的美酒沸腾起来。 酒会结束后,我们倚栏凝望,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 云层深处,玉关显得遥远;草色萋萋,山重峦叠嶂,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其中。
龙龙_7287
去完善
释义
1. 高平:地名,位于今山西省。 2. 四面:形容地势广阔。 3. 雄垒:雄伟的城墙,指高平的防御工事。 4. 三月风光:指春天的美景。 5. 使君家:指使君的家园,使君是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6. 城上亭台:指高平的城楼和亭台楼阁。 7. 游客醉:指游客在高平游玩时陶醉于美景。 8. 歌翻《杨柳》:唱《杨柳》这首歌,《杨柳》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歌曲。 9. 金尊沸:金尊是指精美的酒杯,沸表示饮酒时的热闹气氛。 10. 饮散:喝酒结束后。 11. 凭阑:靠在栏杆上,阑是栏杆的意思。 12. 无限意:指饮酒后的感慨和思绪。 13. 云深:云层密布,形容天空阴沉。 14. 玉关:指边关,这里指边疆地区。 15. 草细:草很细,形容草很嫩。 16. 山重:山峦重叠,形容山很多。 17. 残照:夕阳,指傍晚的阳光。
龙龙_7287
去完善
赏析
《木兰花令》是苏轼的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词。诗中通过对四周雄垒、春光初现、桃李盛开、游客沉醉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同时,诗人还通过歌曲、美酒、云深、草细等元素,传递出内心的感慨与思念。 首句“高平四面开雄垒”,以高平地四面环绕的雄垒,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此地的地位与视野。这里的雄垒并非实指,而是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的胸怀与气度。 第二句“三月风光初觉媚”,描绘了三月春光明媚的景象,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活力。这里的“初”字,既表明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欣喜。 第三句“园中桃李使君家,城上亭台游客醉”,通过对使君家的桃李盛开和游客醉倒在城上亭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此地的繁荣与繁华。这里的“使君家”既是对使君身份的强调,也是对使君家的赞美与敬意。 第四句“歌翻《杨柳》金尊沸”,描绘了歌声悠扬,美酒飘香的热闹场面。这里的“金尊沸”既是对美酒的热烈描绘,也是诗人对欢乐场面的赞美与羡慕。 结尾句“饮散凭阑无限意”,表达了诗人饮酒之后,独自倚栏的感慨与思念。这里的“无限意”既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概括,也是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慨与思考。 总的来说,《木兰花令》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抒发诗人感慨的诗词。诗人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与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生命、自然与人情的感悟与思考。
龙龙_728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木兰花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作,创作于公元1084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有三年,虽然生活困苦,但他在这期间逐渐适应了田园生活,心态也逐渐平和。 在这一年里,苏轼的弟弟苏辙也来到黄州与他相聚,兄弟二人的感情深厚,共同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光。此外,苏轼还与当地百姓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们乐于助人,深受百姓爱戴。 这一时期,北宋王朝内部矛盾重重,政治斗争激烈。然而,苏轼并未被这些纷扰所影响,他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将人生的起起落落视为一种历练,用诗词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龙龙_728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