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山池宴集
朝宰论思暇,高宴临方塘。云飞凤台管,风动令君香。
细草开金埒,流霞泛羽觞。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
上才同振藻,小技谬连章。怀音自兰室,徐步返山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早晨处理完政务后,闲暇之余,我们邀请了朋友们在高台上举办宴会。悠扬的音乐声飘荡在空中,就像是凤凰台上吹奏的乐曲。微风轻拂,带来了诸位身上淡淡的香气。在草地之间铺设了一条金色的跑道,宴会中的人们如同流水般轻盈。彩虹般的拱桥将水波分开,水面映照出如镜的石子,也倒映出了菱角的光影。这些有才之士共同写作,交流彼此的心得,而那些有趣的技艺则被作为消遣,聊以娱乐。在这次聚会之后,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回到各自的家中,慢慢品味这次山中的盛宴。
去完善
释义
《安德山池宴集》是唐代诗人李百药创作的一首描绘宴会场景的诗。以下是注释:
1. 朝宰:指朝廷大臣。这里指的是参加宴会的官员。
2. 论思:讨论国家大事。
3. 高宴:盛大的宴会。
4. 方塘:方形池塘。
5. 云飞凤台管:形容音乐美妙动听,如同凤凰在天空飞翔。凤台管,指管弦乐器,如笙、箫等。
6. 风动令君香:形容微风拂过,带来花香。令君,指宴会上的人。
7. 细草开金埒:描述草地上的小路。金埒,指用金色描绘的小路。
8. 流霞泛羽觞:形容酒的美妙,如同流动的霞光。羽觞,古代的一种酒杯。
9. 虹桥分水态:描绘石桥横跨水面的情景。虹桥,指拱桥。
10. 镜石引菱光:形容石头在水面上反射出菱花的影子。镜石,指光滑的石头。
11. 上才同振藻:赞美参与宴会的文人墨客共同挥毫赋诗。振藻,指写作诗文。
12. 小技谬连章:谦虚地表示自己写诗的技巧不高,与众人相比略有逊色。
13. 怀音自兰室:表示怀念友人之情犹如兰花般淡雅。怀音,指怀念友人的心情。兰室,指雅致的书房。
14. 徐步返山庄:描绘自己漫步回到山庄的过程。徐步,指慢慢行走。山庄,指郊外的别墅或田园。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雅集的诗。在诗的开头,诗人以“朝宰论思暇”表现出这场宴会的非凡意义。接下来,通过描绘凤凰台上飞扬的乐声和微风中飘散的酒香,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随后,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草坪上的小径和倒映着晚霞的酒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宴会之中。紧接着,诗人以“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来表现山水之美,暗示了文人在自然之中的沉思。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同行的赞赏以及隐退山村的愿望,流露出对恬静生活的向往。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远的意境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安德山池宴集》是隋朝诗人李百药的作品,创作于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的隋朝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南北朝的终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等。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唐朝宰相李元婴之父。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年轻时曾担任东宫学士,后因政治斗争而被贬谪。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之后,李百药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这首《安德山池宴集》描绘了作者在山池宴集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心态和豪放磊落的个性。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百药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的追求,也可以感受到他在经历人生磨难后所展现出来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