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
少年飞翠盖,上路勒金镳。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千金笑里面,一搦掌中腰。
挂缨岂惮宿,落珥不胜娇。寄语少年子,无辞归路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青春如翠叶翻飞,启程时紧系马匹的金饰。初始品尝美酒的滋味,初吹奏动人的玉箫。
少年的快乐如此简单,如何能辜负这美好的时光?金钱在欢笑中一文不值,唯有佳人纤细的腰肢握在掌心才最宝贵。
她岂会因为彻夜狂欢而疲惫?只因她清纯可爱而不胜娇羞。我想告诉那些年轻的男孩们,不要推脱路程遥远而拒绝回到她的身边。
去完善
释义
1. 飞翠盖:形容出行的车辆装饰得华丽。翠盖,绿色的华盖,这里指代车辆。
2. 上路:上路,即起程出发。
3. 勒金镳:勒,系上;金镳,马勒,金属做的马笼头。
4. 酌文君酒:酌,斟酒;文君,司马相如的琴友卓文君,这里借指美酒。
5. 新吹弄玉箫:新吹,刚刚演奏;弄玉箫,借用弄玉吹箫的故事,比喻音乐的美妙。
6. 何以:用什么办法。
7. 芳朝:美好的时光。
8. 千金笑里面:千金笑,美女的笑颜。
9. 一搦掌中腰:搦,握持;掌中腰,比喻美女细软的腰肢。
10. 挂缨:挂缨,摘下帽子,表示敬意。这里指献上殷勤。
11. 落珥不胜娇:珥,耳坠;不胜娇,无法承受那份娇柔。这句话形容女子美得让人难以承受。
12. 寄语:传话给……
13. 无辞:不要推辞。
去完善
赏析
《少年行》是唐代诗人李百药的一首描绘少年豪情的诗作。全诗以“少年”为主题,通过对少年的服饰、行为和心态的描绘,展现了少年的放荡不羁和壮志豪情。
首联“少年飞翠盖,上路勒金镳”,用“飞翠盖”和“勒金镳”来形容少年的英武形象。这里的“翠盖”指的是绿色的车盖,象征少年的豪放气质;“金镳”则是指马勒上的装饰,寓意少年的华贵地位。
颔联“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通过“文君酒”和“弄玉箫”两个典故,表现了少年的才情与智慧。这里提到的“文君酒”源于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故事,而“弄玉箫”则是古代神话中仙女吹箫的传说。这两个典故都传达了少年才华横溢的信息。
颈联“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直接表达了少年的豪爽性格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们认为,如果不尽情欢乐,就无法度过美好的青春时光。
尾联“千金笑里面,一搦掌中腰”,则是对少年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的进一步刻画。他们挥金如土,只为博得美人一笑;他们放纵不羁,为的是追求人生的快乐。
这首诗整体风格豪放,情感热烈,充分展现了唐朝时期少年豪情的特点。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少年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少年行》是初唐诗人李百药的一首五言诗,创作于公元659年。李百药在青年时期曾侍奉过隋炀帝和唐太宗两位皇帝,以其才学赢得了皇帝的青睐。然而在他人生的这个时期,却遭遇了丧父之痛,并在官场上的遭遇挫折,使得他的心情变得颇为沉重。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正处于初唐时期,此时的唐朝刚刚完成了统一,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经济复苏,文化艺术也开始繁荣。在这种背景下,李百药通过对少年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像少年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