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萤火示情人
窗里怜灯暗,阶前畏月明。不辞逢露湿,只为重宵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窗内顾怜灯光暗淡,台阶前害怕月光明亮。不畏惧沾染露水湿身,只为了行走于黑夜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窗里:这里指房间内部。
2. 怜:表示对某物或某人感到同情、爱护。
3. 灯暗:灯光暗淡。
4. 阶前:台阶前面。
5. 畏月:畏惧月光。这里的“畏”表示担忧、害怕的意思。
6. 不辞:不怕、不避。
7. 逢露湿:遇到露水沾湿身体。
8. 重宵:这里指深更半夜。
9. 为:因为。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咏萤火示情人》中,诗人李百药以萤火的形象描绘了爱情的渴望与执着。诗的开篇“窗里怜灯暗,阶前畏月明”描述了在黑暗中期盼爱情的心情。窗内的灯光微弱,显得有些可怜;而台阶前的月光则让诗人感到畏惧,仿佛预示着爱情的道路充满波折。接下来的两句“不辞逢露湿,只为重宵行”则表达了诗人为了追求爱情,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勇往直前,直至成功。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坚定决心,还体现出他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整首诗以萤火为喻,寓意着爱情的朦胧、美好和追求者坚定的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咏萤火示情人》是隋朝诗人李百药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创作时间约为公元600年左右,也就是隋朝初期。
在这个时期,李百药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他作为隋文帝时期的著名文人,曾在中央政府担任要职,深受皇帝和朝廷的重用。然而,他并不满足于官场的名利地位,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始终如一。这首诗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在隋朝初期,中国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隋文帝统一南北后,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生活的细节,欣赏自然的美景。李百药作为一位敏锐的观察者,捕捉到了萤火虫这一微小的自然现象,并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寓意着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萤火虫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这种情感与当时的时代氛围相吻合,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传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