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庆历甲申郊礼告成五言十韵

标题包含
庆历甲申郊礼告成五言十韵
圣飨申精意,灵心察至虔。 因知斋次雪,为显祭时天。 清庙陈丰洁,中坛致吉蠲。 乐和来瑞物,景霁见非烟。 卜日灰飞管,通祠火举权。 短茵新礼重,虚幄睟容专。 盛美推穹昊,厘祥被幅员。 庆成朝万玉,霈泽谨三钱。 有幸瞻熙事,无才列奏篇。 为民祈福应,亲记德音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安阳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韩琦出身名门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韩琦中进士,步入仕途。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圣上体恤民情,心灵感受民众虔诚。 因此知道在斋戒期间会有白雪飘落,为了显示祭祀时的诚意。 清洁的宗庙陈列着丰富的祭品,中间的祭坛是吉祥的纯净之地。 音乐和谐带来吉祥瑞兆,天气晴朗可见祥云瑞气。 占卜吉日掌管生灵万物,祠堂之火通明掌握权力。 新礼服短而庄重,空白帷帐下是庄重的面容。 盛大的美好与天空相媲美,福祉遍及大地。 庆祝仪式云集众宝,恩泽降临谨慎持恒。 我有幸目睹这盛世,却无能记录这宏大的场面。 为了人民幸福而努力,亲自记录下皇帝的美好教诲。
去完善
释义
1. 飨:祭祀神灵以祈求丰收。 2. 申:重申,强调。 3. 灵心:指神灵的感知。 4. 斋:举行祭祀前的戒斋。 5. 丰洁:丰盛清洁。 6. 中坛:中间的神坛。 7. 吉蠲:指洁净的水源。 8. 瑞物:吉祥的事物,这里指的是乐声。 9. 景霁:晴朗的天气。 10. 卜日:选择吉利的日子。 11. 通祠:所有的祭祀场所。 12. 火举权:点燃祭祀之火。 13. 短茵:即短衣,此处指新制的祭祀服装。 14. 虚幄:空的帷幕,比喻虚空。 15. 睟容:形容祭祀时的庄重大气。 16. 盛美:盛大美好。 17. 厘祥:福气。 18. 幅员:疆域。 19. 万玉:众多的玉石,这里比喻朝拜的官员。 20. 霈泽:指广施恩泽。 21. 三钱:古人以贝壳作为货币,三钱指的是祭祀用的少量金钱。 22. 熙事:指盛典。
去完善
赏析
《庆历甲申郊礼告成五言十韵》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庆历甲申年(1044年)皇帝举行郊祀大典的情景。首联“圣飨申精意,灵心察至虔”表达了皇帝在祭祀时的虔诚之心和对神灵的敬意。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祭祀当天美丽的自然景色,如“因知斋次雪,为显祭时天”“清庙陈丰洁,中坛致吉蠲”等,展现了祭祀现场的庄重气氛。 诗中还提到了祭祀时的音乐、天气以及祭祀过程中的细节,如“乐和来瑞物,景霁见非烟”“卜日灰飞管,通祠火举权”等,进一步增强了祭祀场景的真实感。随后作者提到“短茵新礼重,虚幄睟容专”,体现了礼仪的庄重和皇帝的威严。 紧接着的几句,如“盛美推穹昊,厘祥被幅员”“庆成朝万玉,霈泽谨三钱”等,赞美了皇帝的盛大典礼,祈求上天的庇佑和国家繁荣。结尾两句“有幸瞻熙事,无才列奏篇”表达了诗人作为参与者对国家福祉的关注以及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庆历甲申年郊祀大典的生动描绘,展示了古代皇家祭祀的庄严与神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昌盛、百姓幸福的期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庆历甲申年间,公元1044年,宋朝仁宗皇帝在举行郊祀大典时,大臣韩琦以此诗篇上表以表达敬意和庆祝典礼圆满完成。 此时,正值北宋中期,朝政尚稳,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历史上称为“仁宗盛治”。在这样的背景下,韩琦作为一位忠臣,积极投身国家政治事务,并致力于推动朝政改革。然而,同时期朝堂党派之争激烈,韩琦的改革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因此,在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以及他对自己所肩负责任的深深认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韩琦在特定历史时期下,通过描述庆典活动,传达了希望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对民族的执着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