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闺十咏 其十 凤头钗
金蹙钗头双凤凰,晓来巧拂鬓云光。自怜不带萧郎思,独对菱花学淡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钗上装饰着一对凤凰,清晨轻轻掠过如云的鬓发。我叹自己未能带来情郎的思念,只好独自面对菱花镜学习化淡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蹙钗头双凤凰:指用金子镶嵌的凤凰形状的头饰。
2. 晓来巧拂鬓云光:拂,轻轻地扫过;鬓云,妇女的鬓发。这句意思是早晨轻轻梳过头发,使其闪烁出美丽的鬓发之光。
3. 自怜不带萧郎思:自怜,自我感慨;带,携带;萧郎,古代对士人的泛称,这里指的是远方的恋人。这句表示自责自己未能将思念之情带给远方的恋人。
4. 独对菱花学淡妆:菱花,即镜子;学淡妆,学习化妆技巧。这句表示自己独自一人对着镜子练习淡妆。
去完善
赏析
《凤头钗》是张玉娘《香闺十咏》的第十首,描绘了女子清晨梳妆时,头上凤头钗的形象与心境。诗中的“金蹙钗头双凤凰”是对凤头钗形象的生动描绘,凸显了其精美和华贵。而“晓来巧拂鬓云光”则表达了女子在清晨细心梳理头发、让凤头钗焕发出光彩的过程。
然而,本诗的重点在于最后两句:“自怜不带萧郎思,独对菱花学淡妆。”所谓“自怜不带萧郎思”,意味着女子明知凤头钗华美却不带相思,寓含了女子期盼爱人陪伴的心情;“独对菱花学淡妆”则指她只能独自面对镜子化妆,刻画了她的孤独和无奈。这首诗巧妙地通过描述女子的日常梳妆情景,传达出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香闺十咏·其十·凤头钗》是宋代女诗人张玉娘的著名作品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59年左右,即南宋理宗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繁,国事纷扰,社会矛盾激化。
在这段时间里,张玉娘的个人生活也不如意。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才华横溢。然而,她的婚姻并不美满,丈夫在婚后不久就病逝了,这使得她陷入了悲痛之中。尽管如此,她仍然坚持写作,以诗寄托哀思,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此外,这个时期的宋朝社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北方的金国不断侵犯边境,导致战事频发;另一方面,国内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百姓疾苦重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玉娘的诗歌作品往往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悲悯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