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路蜿蜒曲折,你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线之外,只在雪地上留下了一串马蹄印迹。

去完善
释义
轮台:地名,在今新疆境内。

去完善
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其雄浑壮阔的意境和细腻真挚的情感成为千古绝唱。诗文开篇通过“北风卷地”、“胡天飞雪”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凛冽严酷的气氛,同时又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奇妙的比喻,赋予雪景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接下来,诗人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如“狐裘不暖锦衾薄”、“角弓不得控”等,进一步强化了寒冷的触感和环境的艰苦。
下半部分转入送别场景,“中军置酒”、“胡琴琵琶与羌笛”展现了边塞将士们特有的豪放与深情。最后几句写到送别时的情景,随着友人渐行渐远,诗人目送其背影消失在茫茫雪原之中,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与惆怅。“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尤为传神,既表现了离别的孤寂,又暗示了友情的绵长,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从自然景观到人物活动,再到内心情感的抒发,无不体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沉的思想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在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冬创作的。这一年,岑参因为回长安述职,离开了戍边三年的安西都护府,来到了位于今新疆哈密市的北庭都护府。这里的严寒气候和官兵们的豪情壮志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唐朝正处于盛世末期,边疆战事频发,许多有抱负的文人墨客纷纷投入到戍边的行列,岑参也不例外。他希望通过在边疆的历练,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在这首诗中,他将送别的感伤之情寄托在白茫茫的大雪中,用磅礴的雪景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友人的深深不舍。
通过对严冬飞雪的描绘,我们不仅看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独特见解,还感受到了他对友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胸怀壮志而又充满深情的岑参,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在人生道路上陪伴我们走过的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