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经火山

标题包含
经火山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不知阴阳炭,何独烧此中? 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年-770年),唐朝著名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他的诗以描绘边塞风光、表现戍边将士生活为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 岑参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其父曾任刺史。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查看更多
Angelababy本人
去完善

译文
今天终于见到了火山,它矗立在蒲昌的东边。 红色的火焰烧着天上的云彩,炽热的氛围充满天空。 我不知道阴阳交汇的炭火为何只在此地燃烧? 我在严寒的冬天来到这里,山下的温度却很高。 人和马都流着汗,谁能知道这是自然的鬼斧神工呢?
Angelababy本人
去完善
释义
1. 经火山:指经过或途经火山地带的意思。这里应是诗人在路过火山区时的所见所感。 2. 突兀:山势陡峭险峻的样子,在这里形象地描绘出火山的壮观景象。 3. 蒲昌:古地名,位于新疆吐鲁番附近。这里是用来形容火山的具体位置。 4. 赤焰:红色的火焰,形容火山的炽热与燃烧情况。 5. 烧虏云:焚烧敌军的云彩,这里的“虏”是指敌人或外族。 6. 炎氛:炎热的氛围或热气,这里用来描绘火山地区的炎热天气。 7. 阴阳炭:指阴阳二气化作的炭火,在这里可能寓意天地自然的神奇力量。 8. 严冬:冬季最寒冷的时候。 9. 炎风:指温度极高的风力。 10. 造化工:指大自然的创造力和神奇魔力。
Angelababy本人
去完善
赏析
《经火山》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一首描绘火山景象的诗歌。全诗通过对火山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和神秘力量,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交代了火山的地理位置,以及作者初次见到火山的惊喜之情。火山在蒲昌以东突兀而起,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所震撼。 颔联“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生动地描绘出火山喷发的壮观场景。火焰烧红了天上的乌云,炽热的气息弥漫在整个塞外空间。这一联既是对火山喷发现象的视觉描绘,也是对火山气势的赞美。 颈联“不知阴阳炭,何独烧此中”,表达了作者对火山成因的好奇。自然界阴阳两种力量如何形成了这座火山?为什么偏偏在这里燃烧?这一问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精神。 尾联“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工!”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智慧的赞美。即使在严寒的冬天,火山下的温度依然很高,使人马都汗流浃背。这种奇特的现象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火山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哲理。无论是火山本身还是其象征意义,都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独特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哲学思想。
Angelababy本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经火山》是唐朝诗人岑参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一年,岑参被任命为右补阙,前往凉州担任节度判官,沿途经历了火山的壮丽景色,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篇。 这个时期,正值大唐盛世的末期,虽然表面上国家繁荣昌盛,但实际上已经暗藏危机。在创作《经火山》的前一年,安史之乱爆发,导致大唐王朝由盛转衰。在这样的背景下,岑参的这首诗既是对火山景色的描绘,也是对时代变化的忧虑和感慨。 当时,岑参刚刚离开长安,踏上远赴凉州的旅程。在他的心中,既有对未知旅途的期待,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因此,他在诗中通过火山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思考和对时代的忧虑。
Angelababy本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