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共同走向红地毯,分工合作依等级。早晨随着仪仗队进入,晚上沾染着御赐香气回来。
白发苍苍的老人感叹花朵凋谢,青云之上的鸟儿令人羡慕飞翔。圣明的朝代没有缺失之事,自己的劝谏书自觉变少。

去完善
释义
《寄左省杜拾遗》: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诗人写给好友杜拾遗的诗歌,表达了两人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心之情。
1. 联步趋丹陛:意为共同走向皇宫台阶,这里用来形容两人的亲密友谊和共同追求。
2. 分曹限紫微:意为在官署中分别承担不同职责,紫微代指皇帝,意思是做好自己的工作是为了报答皇帝的恩情。
3.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早上跟随皇帝的仪仗进入朝廷,晚上带着皇帝恩赐的香气回家。
4. 白发悲花落:看到花儿凋谢,想到自己满头白发,感叹时光流逝。
5. 青云羡鸟飞:鸟儿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让人艳羡不已。这里是诗人渴望自由的心境表达。
6.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意思是国家政治良好,没有需要进谏的问题,所以自己的谏书也越来越少了。

去完善
赏析
《寄左省杜拾遗》是一首描绘朝堂生活的诗,作者岑参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杜拾遗共同进退、关心国家大事的精神风貌。
诗的前两句“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描述了朝臣们列队在皇帝面前行进的场景。通过“丹陛”和“紫微”两个象征皇权的词汇,表现了朝堂的庄严肃穆。
接下来的两句“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则描写了朝臣们早朝晚退的生活规律。"天仗"是指皇帝的仪仗,而“御香”则指的是皇帝的气味,这两词形象地描绘出了朝廷生活的情况。
紧接着的两句“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功成名就的渴望。以“白发悲花落”写出时光的无奈,暗示了诗人在朝廷上的困扰;以“青云羡鸟飞”表达出对自由飞翔的美好憧憬,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最后两句“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朝廷的关注。虽然诗人在朝堂上感受到了压力,但他仍然坚信圣朝没有过错的事,只是自己的劝谏建议很少被采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朝堂生活的描绘,既展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进退的精神风貌,又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和关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左省杜拾遗》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在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时正值盛唐时期,是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
在这段时间里,岑参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他在早年便辞别家乡,游历四方,历经磨难,尝尽人间百味。这期间,他担任过各种官职,如参军、判官等,丰富的社会阅历使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深刻的了解,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素材。
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知识也对岑参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的朝政腐败,皇帝沉迷声色犬马,权力逐渐落入了宦官和权臣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正直的文人志士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只能在诗文中抒发心中的愤懑和不平。而岑参正是其中之一,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百姓疾苦的关切和对朝廷黑暗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