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标题包含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年-770年),唐朝著名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他的诗以描绘边塞风光、表现戍边将士生活为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 岑参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其父曾任刺史。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查看更多
ting's love
去完善

译文
早晨告别家乡时泪流不止,秋天冰封大地,马蹄声清晰可闻。一个人置身于远方的云外之地,已经到达了遥远的西方边陲。每天看到的都是战争和战斗的场景,连续几年都能听到战鼓的声音。故乡究竟在哪里呢?昨天夜里还梦见清澈的小溪。
ting's love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焉耆:古西域国名,位于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一带。 2. 终南别业:终南山下的别墅或居所,此处借指作者的家乡。 3. 晓笛:早晨的笛声。 4. 虏云:敌人的天空,这里指边疆战场。 5. 胡天: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泛称,这里指边关。 6. 征战:战争。 7. 鼓鼙:古代战争中用于鼓舞士气的战鼓。 8. 故山:原野,这里指作者的家乡。 9. 清溪:清澈的小溪,此处代指家乡的山水风光。
ting's love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在他乡,身处战乱之中,思念故乡的心境。"晓笛别乡泪,秋冰鸣马蹄"两句描绘了清晨的号角声和寒冷的秋风,使人心生离别之情。"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遥远的边疆的心情。接下来的"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描述了诗人所处的战乱的背景。然而,尽管环境艰苦,诗人仍然不忘怀念故乡的美景,"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表达了对家乡青山绿水的深切怀念。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ting's lov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是唐朝诗人岑参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9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在这一年里,诗人从京城长安出发,辗转流徙至边疆的焉耆地区,经历了动荡不安的生活。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岑参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疾苦,这使得他对故乡终南山的思念愈发浓烈。在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家乡山水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ting's lov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