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孔毅甫州名五首 其一
毅甫生江南,蕴有洙泗质。
雄文极古今,通鉴尽疏密。
瀛山绣衣使,高步尚淹屈。
河水润畎亩,随珠照圭荜。
仁风信乐易,治体本诚一。
昌时政多暇,丰歳民甚佚。
抚琴得遗音,开卷终旧帙。
天和内自保,万事皆外物。
我生本蒿莱,岂合顾簪绂。
南迁至此处,惠养殊不失。
伤心屈原棹,掩耳湘灵瑟。
罪大敢放怀,恩深已沦骨。
幸常从公游,谈笑度永日。
我吟续郢唱,缄封弥战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毅甫生在江南,具备渊博的知识。
他的文章传承千古,通读《资治通鉴》掌握各种脉络细节。
如同派去巡察的官员,名声在外却仍谦恭自律。
他向国家贡献良策,犹如河水滋润农田;他的才华就像照亮平凡的明珠。
他是仁和的风范,崇尚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他的政治理念始终如一,他的时代充满祥和、人民丰足。
他弹着琴领悟生活的真谛,打开书籍找到真理的源泉。
他以一颗宁静的心去享受生活,看待世界,把握万物之间的平衡。
我生来渺小,不敢奢求什么名利地位。
迁移到这里,受到了很好的照顾。
心中不禁想起悲伤的屈原,静静聆听着湘灵的神曲。
莫大的罪恶让我战栗,而恩情更深重令我感激涕零。
幸运的是能够与这样的人一同共事,每天谈笑风声,无忧无虑。
我为这样的时代欢歌,畏惧所有的争斗和冲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孔毅甫:孔平仲的字,他是宋朝文人,曾担任广州知府。
2.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
3. 洙泗:指的是鲁国的洙水和泗水,孔子曾在那里讲学,这里是借指孔子的学说。
4. 瀛山绣衣使:瀛山指江西庐山,绣衣使指地方官员。
5. 高步尚淹屈:意思是虽然身份高贵但还受到委屈。
6. 河水润畎亩:河水滋润田地,寓意官员造福百姓。
7. 随珠照圭荜:随珠指珍贵的珍珠,圭荜指寻常百姓家,这句话意味着官员的德行如珍珠般珍贵,光照民间。
8. 仁风信乐易:仁风是儒家理想的统治风格,乐易表示和气愉悦。
9. 治体本诚一:治理国家应秉持真诚原则。
10. 昌时政多暇:政通人和之时,政治生活相对轻松。
11. 丰歳民甚佚:丰收之年,百姓生活安逸。
12. 抚琴得遗音:抚琴指弹奏古琴,遗音指古代美好的音乐。
13. 开卷终旧帙:打开书本,阅读古代经典著作。
14. 天和内自保: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和。
15. 万事皆外物:一切世事都是身外之物,应保持内心清净。
16. 蒿莱:指野草,这里指自己出身贫寒。
17. 顾簪绂:意指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
18. 南迁至此处:指南宋时迁移到南方的人。
19. 惠养殊不失:得到很好的照顾。
20. 伤心屈原:感慨忠良受屈。
21. 掩耳湘灵瑟:湘灵瑟指舜妃湘君弹奏的古琴,这里的意思是无法忍受琴声带来的悲痛。
22. 罪大敢放怀:即使罪行重大,也要放开胸怀,勇于承担。
23. 恩深已沦骨:感激皇恩深厚,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4. 从公游:跟随长官一起游览。
25. 战栗:恐惧、紧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孔毅甫的才华与品德,描绘了他的谦虚、仁爱与从容的心态。同时,作者吕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一首难得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吕陶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间的宋仁宗时期。当时北宋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高度发展,文人墨客们纷纷挥毫吟咏,表达对国家昌盛、百姓安康的向往之情。
吕陶在这首诗里表达了其与友人孔毅甫共游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之间的交往往往成为一种社交文化的形式,他们相互唱和,以诗赋为媒,结交良友,纵论世事,尽情抒发胸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