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上双舟催发

标题包含
江上双舟催发
前帆风饱江天阔,后帆半出疎林阙。 后帆招手呼前帆,画鼓轻敲总催发。 前帆雪浪惊飞湍,后帆舵尾披银山。 前帆渐缓后帆急,相傍俱入芦花滩。 岛屿萦回断还续,沙尾夕阳明属玉。 望中醉眼昏欲花,误作闲窗小横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华岳,字子西,号翠微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义士。他生于公元1109年,卒于公元1138年,浙江青田人。 华岳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关心国家大事。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金兵入侵中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前面的船帆在大风中鼓足了力量,驾驭着辽阔的江水;后面的船帆从稀疏的树林间缓缓升起。后面的船帆向前面的挥手示意,轻轻的击打着鼓声催人前行。 前面的船帆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破浪前行,如同飞泻的激流;后面的船帆在海浪中航行,仿佛披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辉。前面的船帆行驶速度逐渐放缓,后面的却更加迅速,他们相互扶持着驶入了芦花滩。 船只围绕着岛屿蜿蜒前行,不时中断又重新连接;夕阳下的沙滩犹如一块珍贵的美玉闪闪发光。我微醺的眼睛看花了这一片美丽的景色,误把这壮观的场景当作了一幅宁静的小画面。
去完善
释义
1. 江上:江河之上。 2. 华岳:南宋诗人。 3. 前帆风饱:指船的前帆在风中鼓起,充满力量。 4. 后帆:指船的后帆。 5. 疎林阙:稀疏的树林间有空缺的地方。 6. 催发:催促出发。 7. 飞湍:激流。 8. 舵尾:船舵的一端。 9. 银山:形容白色的浪花如同银色的山脉。 10. 闲窗:安静的书房或窗户。 11. 小横轴:画卷的一部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江上双舟催发”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河行船图。首联中的“前帆风饱江天阔,后帆半出疎林阙”为读者展现了双舟在宽阔的江面上扬帆起航的场景,前帆在风中鼓起,后帆逐渐从疏林中露出。颔联中的“后帆招手呼前帆,画鼓轻敲总催发”则描绘了船夫们努力驾船前行,伴随着鼓声的节奏,两艘船只不断加速。颈联中的“前帆雪浪惊飞湍,后帆舵尾披银山”进一步强调了船只的速度和力量,浪花四溅,宛如雪山崩塌一般壮观。而尾联中的“前帆渐缓后帆急,相傍俱入芦花滩”则暗示了船只即将到达目的地,前景一片光明。此外,诗中的“岛屿萦回断还续,沙尾夕阳明属玉”和“望中醉眼昏欲花,误作闲窗小横轴”则通过视觉和感觉的交错,让整幅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上双舟催发》是南宋诗人华岳所创作的诗歌,创作于宋宁宗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在这一年里,华岳遭遇了一系列人生波折。首先,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名列第一,却因其直言不讳的性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引起了权臣的不满,最终被贬出京城临安。随后,他因愤懑不平而写下了这首《江上双舟催发》,表达了壮志未酬、英雄失路的心情。 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北宋灭亡、金人入侵的动荡时期。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国家危如累卵。然而,朝廷内部却党争不断,权臣当道,许多有识之士被迫害,无法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华岳的遭遇并非个案,而是众多有志之士的共同命运。 这首诗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通过描绘江上的离别情景,华岳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了无数后来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拼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