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元晦韵
一见琼山眼为青,马蹄不觉渡沙汀。
如今谁是王摩诘,为写清新入画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初见琼山眼中的绿意盎然,骑马不觉已行至水边沙地。
现在谁是那位诗意的王摩诘呢,能为我描绘出如画的景色。
去完善
释义
1. 琼山:指琼州的山,这里可以理解为美丽的景色。
2. 青:形容风景美好。
3. 沙汀:水边的平地。
4. 王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字,他以诗画双绝著称,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精神的诗词,诗人在观赏琼山美景时,被其风光所吸引,眼中所见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他骑马来到沙汀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诗人以唐代画家、诗人王摩诘为例,感叹如今有谁能够像王摩诘一样,用画笔记录下这美丽的风景呢?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朱元晦韵》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张栻为酬答朱熹(号朱元晦)而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宁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这是南宋中期的时期。
在这期间,张栻遭遇了人生的起伏。他曾任吏部侍郎、右文殿修撰等职,但因反对史弥远专权而遭贬谪,流落江湖,生活困顿。尽管身处逆境,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同期时代背景下,南宋政治腐败,朝廷偏安江南,无心北伐,民众疾苦深重。而文化方面则发展迅速,书院制度逐渐兴起,理学成为主流思想,文人学士注重气节修养,关心国家大事。
在这种环境下,张栻以诗明志,借诗抒发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并通过唱和朱熹,表现了自己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