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白山上人 其二

标题包含
寄白山上人 其二
菩提树下识师初,贝叶经文手自书。僧腊渐高心渐了,又携衣钵入深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何绛,字叔清,号东廓,明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何景明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对何绛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绛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菩提树下初次相识师傅时,他正亲手抄写着贝叶经。随着僧龄的增长,内心逐渐明了,于是他又带着行李和教诲回到了深居之处。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菩提树:佛教圣树,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 2. 贝叶经文:古印度用贝多罗树叶书写经文,此处指代佛经。 3. 僧腊:指僧人的年岁,这里指白山上人修行的年头。 4. 衣钵:佛教术语,表示禅宗传法的信物,寓意继承佛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与诗人在菩提树下相识的僧人,他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经文,表达内心的领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僧人逐渐理解生活的真谛,展现出超凡的智慧。最后,他带着他的智慧和信仰深入简出,过上了一种更为超脱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白山上人 其二》是明代诗人何绛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明朝初期,具体时间已无确凿记载。 何绛生活在明初,这个时期历经战乱,国家正处于重建和发展阶段。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何绛的诗歌表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生活的向往。 他的这首《寄白山上人 其二》,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心向往之以及对自由人生的渴求。在诗中,他以山人与上人的形象,展现了超脱尘世纷扰的心境,将个人情感融入于自然景观之中,使整首诗显得淡雅、旷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