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榴花

标题包含
榴花
万绿枝头几点春,逢人偏喜上乌云。 出来只为当时暑,故翦红绡皱作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朵绿树间绽放着几抹春意,让人尤为喜爱地绽放在黑云之上。 花朵的出现原本是为了抵挡夏天的炎热,所以它们巧妙地裁剪红色薄纱,形成了裙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榴花:指石榴花,为夏秋之际盛开的花朵。 2. 万绿枝头:形容石榴树枝繁叶茂的景色。 3. 点春:指春天到来时,花朵开放。此处指石榴花点缀在绿叶丛中。 4. 偏喜:特别喜爱。 5. 乌云:这里指女子浓密的黑发。 6. 当时暑:指炎炎夏日。 7. 故:故意。 8. 红绡:红色的丝绸。 9. 皱作裙:将红色丝绸制作成褶皱裙子。
去完善
赏析
《榴花》是南宋诗人舒邦佐的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榴花的形象,同时通过象征和拟人手法表达了诗意。这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充满了浓厚的文学气息。 首句“万绿枝头几点春”描绘了石榴花在绿叶丛中闪烁的景象,以“点春”来形容石榴花,不仅形象生动,还传达出石榴花在春天中的独特之美。 第二句“逢人偏喜上乌云”则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石榴花比作喜欢向人展示自己美丽的女子。这里的“乌云”指的是石榴花的黑色树干,象征着女子的头发。诗句以石榴花的视角表现出她的喜悦和自信。 第三句“出来只为当时暑”说明石榴花是在夏季盛开的,她与炎热的天气相呼应,给人们带来清凉的感觉。这句话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故翦红绡皱作裙”则通过比喻表达出石榴花的美丽和生命力。诗人将石榴花的红色花瓣比作红色的丝绸制成的裙子,褶皱则是石榴花在风中摇曳的形态,形象地展现了石榴花的动态美。整首诗既描绘了石榴花的形态特征,又通过象征和拟人手法赋予了其更深层次的意义,让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榴花》是宋代诗人舒邦佐的一首描绘石榴花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960-1279年),具体时期约为宋哲宗、宋徽宗时期(1085-1126年)。 在这段时间里,舒邦佐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后因得罪权臣而被贬谪。在政治上,他主张改革,提倡节俭,关心民生。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他的主张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在时代背景方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此时,儒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宋朝的政治状况并不乐观,外患内忧不断,社会矛盾尖锐。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舒邦佐的人生观和创作风格。 综上所述,《榴花》这首诗歌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石榴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和对现实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