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
风叶下宿雨,菰蒲作秋声。
起头望天宇,凉意翛翛生。
欲挽天河水,一洗尘土缨。
谁人插两翼,送我上太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风吹下的落叶带着昨日的雨滴,岸边的水草和蒲苇也透露出秋天的声音。抬头仰望天空,凉爽的感觉油然而生。我想要引来天河之水,来洗净我身上的尘埃。有谁能给我插上翅膀,助我飞上青云呢?
去完善
释义
1. 风叶:指风吹下的树叶。
2. 宿雨:隔夜的雨。
3. 菰蒲:指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4. 秋声:秋天的风声或秋天草木零落的声音。
5. 天宇:天空。
6. 凉意:微寒的感觉。
7. 翛翛: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8. 欲挽天河水:想要引来天河的水。
9. 尘土缨:比喻沾染世俗气息的事物。
10. 两翼:这里指翅膀。
11. 太清:这里指天空的最高处。
去完善
赏析
《晓起》是宋朝诗人舒邦佐创作的一首描绘初秋景象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受,展现了秋天的肃杀之气以及作者内心的渴望和期盼。
诗的前两句“风叶下宿雨,菰蒲作秋声”描绘了秋天的清晨,诗人在居所附近所见的自然景色:叶子被风吹落,雨水已经停息,菰蒲草丛中传来秋风的呼啸之声。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深秋萧瑟的画面。
接下来的“起头望天宇,凉意翛翛生”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起身仰望天空,感受到了阵阵凉意。这里的“凉意”不仅是指气候的凉爽,更是诗人面对秋天景象时产生的一种深沉的心境。
紧接着的“欲挽天河水,一洗尘土缨”则表达了诗人对洁净境界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引来天河之水,清洗掉身上的世俗尘埃。这里的“尘土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恶以及对洁净、纯粹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谁人插两翼,送我上太清”则是诗人的奇想。诗人希望能有谁能为他插上翅膀,带他飞向那遥远而纯净的太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束缚、进入更高精神境界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晓起》是南宋诗人舒邦佐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起床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舒邦佐生活于南宋末年,当时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他的一生历经磨难,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后因触犯权贵被贬谪。尽管生活艰辛,但他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他的诗歌作品多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百姓的关爱之情,这首《晓起》也不例外。
在创作《晓起》时,舒邦佐正身处一个充满战乱与苦难的时代。然而,他在面对困境时并没有气馁,而是以乐观的心态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去感受生活的温暖。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坚韧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末年社会现实的矛盾与冲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