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雨后即事

标题包含
雨后即事
昨日雨不歇,薄晚云未收。 更阑望天宇,云浄月如钩。 晓开读书窗,日光泼双眸。 蔬饭羹一盂,起傍吾庐游。 一洗尘土昏,水竹清更幽。 问花无恙否,低面含娇羞。 验笋长几何,突角凌羊牛。 前日移新荷,常恐水盖头。 池边报平安,小叶三四浮。 竹林叫钩辀,柳阴鸣栗留。 趁晴欲双飞,更著唤妇鸠。 物适吾亦适,投筇思悠悠。 却归堂上坐,苍头献茶瓯。 儿声清且美,读书如泻油。 静里无声乐,闲中不系舟。 不知腰金公,曾识此乐不。 我生微官缚,有如冠沐猴。 长恐舍此去,永愧池上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昨天雨水连绵不绝,傍晚时分云雾仍未散去。到了夜深人静之时,只见天空中的云朵渐渐散去,月亮如同弯弯的钩子挂在中天。清晨打开书房窗户,阳光洒满双眼。吃一碗简单的蔬菜饭汤,然后起身在我住的屋子周围散散步。一路清洗去昏暗的尘土,水竹显得格外清澈静谧。问候花儿是否安好,它们害羞地低下了脸庞。测试竹笋生长了多少,尖角已经高过牛羊。前几天刚刚移植的新荷,常常担心水面淹没了它的头。池边传来平安的消息,三四个荷叶在小水中浮动。竹林间传来钩辀的鸟叫声,柳荫下则是栗留的鸣唱。趁着晴天双双飞翔,它们呼唤着自己的伴侣。万物适应而生,我也感到舒适愉悦。扔下拐杖思绪飘渺,回到屋内坐下,家人端来茶水。孩子声音清亮美妙,读书声如同倾泻的油墨。在这宁静的世界里,没有世俗的烦恼。不知道那些腰缠万贯的大人物,是否曾经体验过这种快乐。而我这小小的官职束缚了我,就像戴上了官帽的猕猴。唯恐舍弃这一切离去,永远愧对池上的那些鸥鸟。
去完善
释义
1. 《雨后即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目睹的一场雨后景色,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2. "薄晚":临近傍晚的时候。 3. "云浄":云朵散去,天空明净。 4. "双眸":指眼睛。 5. "蔬饭羹一盂":简单的素食饭菜。 6. "吾庐":指诗人的住所。 7. "一洗尘土昏":一场雨洗净了尘土,使周围环境变得更加明亮。 8. "水竹":水边的竹子。 9. "无恙否":询问是否安好。 10. "验笋长几何":检查竹笋生长的高度。 11. "突角凌羊牛":竹笋尖尖的角,高过了地面的牛羊。 12. "新荷":刚刚移栽的荷叶。 13. "小叶三四浮":指有几片小叶子漂浮在池塘的水面上。 14. "钩辀":鸟叫声。 15. "读书如泻油":形容读书记忆力好,理解力强。 16. "不知腰金公":不知道那些身居高官的人。 17. "冠沐猴":比喻做官不称职。 18. "永愧池上鸥":永远觉得对不起那些自由自在的水鸟。
去完善
赏析
《雨后即事》是南宋诗人舒邦佐的一首描绘田园生活与个人心境的诗歌。在雨中赏景、读诗,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和宁静的田园生活,诗人以洗练的文字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诗人借雨水洗净了尘土,欣赏着植物的生长和新荷的绽放,聆听着鸟儿的歌声,享受着清朗的空气和温暖阳光。整首诗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后即事》是南宋诗人舒邦佐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正值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舒邦佐正处于他人生的转折点。他曾是南宋官员,但因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而辞官回乡,过上隐居生活。这种人生际遇使得他对自然景色有着更深的感悟和体验。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政治腐败、民生困苦。舒邦佐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对社会现状深感忧虑。然而,他并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选择了退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这首《雨后即事》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