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腊书怀
冰池照日暖初融,准拟迎春更饯冬。
杯酒乍疎情少绪,尺缄稽报病多慵。
残年断送风和雪,晚节相依竹与松。
回首思量十年事,倦投孤枕听鸣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冬天的冰块在阳光下渐渐融化,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告别的冬天。举杯欢庆,但情感却有些疏远,写封信回覆却也因病而显得慵懒。在这风雪中度过最后的冬天,竹子、松树成为了我晚年相伴的朋友。回想过去的十年,疲惫的我只能孤枕倾听钟声。
去完善
释义
1. 冰池:指冬天结冰的池塘;
2. 照日:指阳光照耀;
3. 准拟:打算;
4. 饯冬:送别冬天,即迎接春天;
5. 乍疎:突然间疏远;
6. 尺缄:指书信;
7. 稽报:延迟回复;
8. 多慵:形容懒散;
9. 断送:度过;
10. 晚节:晚年;
11. 相依:互相依靠;
12. 鸣钟:指寺庙或钟楼传出的钟声。
去完善
赏析
《残腊书怀》是南宋诗人舒邦佐的一首抒情诗。诗中描绘了冬日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怀念。
首联“冰池照日暖初融,准拟迎春更饯冬”描绘出冬日暖阳下冰雪消融的情景,预示著春天的到来。这里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期待和对季节更替的感受。
颔联“杯酒乍疎情少绪,尺缄稽报病多慵”表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疏离和多病之身的无奈。虽然朋友间偶尔聚会,但情感已不如从前那样亲密;病痛的困扰使得诗人无法及时处理书信往来。这里的“病多慵”既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嘲,也是对朋友间情谊日渐疏远的不满。
颈联“残年断送风和雪,晚节相依竹与松”抒发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感慨。在风雪交加的寒冬里,诗人以竹子、松树为伴,度过馀生。这里通过风、雪、竹、松等意象,表现出诗人坚守情操、不随波逐流的坚定品质。
尾联“回首思量十年事,倦投孤枕听鸣钟”表达了对过去十年的回顾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诗人躺在这漫长的时光里,静静地聆听著钟声,思考著过去的种种经历。这里通过“倦投孤枕听鸣钟”的形象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残腊书怀》是南宋诗人舒邦佐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年间。
在这一年里,舒邦佐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事业上也未能有所成就。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在这首诗中,他以残腊(农历十二月)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的信念和情怀。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正处于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族危机日益严重。金国的侵略使得百姓生活困苦,而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使得国家政治混乱不堪。在这样的背景下,舒邦佐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