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
雪花点破潘郎鬓,始得荷衣上钓蓑。
蚕经一眠再眠后,船历顺风逆风多。
云烟过眼竟何有,星斗在天终不磨。
著鞭古人乃吾事,长檠莫换短檠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飘雪洒在书生额角,才拿起荷叶般的斗笠穿上钓鱼蓑衣。
蚕儿经历两次睡眠后成长,船只历经顺逆风吹拂无数。
如同过眼的云烟般消散,星空却依然璀璨闪耀。
鞭策自我赶超古人是我所执着的事,而非留恋短檠烛光的歌声。
去完善
释义
1. 潘郎:指三国时吴国大臣潘浚。他因忠诚谨慎而受孙权信任。在这里借指作者本人。
2. 荷衣:荷叶制成的衣裳,表示清高脱俗。
3. 钓蓑:钓鱼的蓑衣,表示隐居生活。
4. 蚕经一眠再眠:指养蚕的过程,蚕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历两次睡眠。这里比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变化。
5. 船历顺风逆风多:船只航行中会遭遇不同的风向,比喻人生道路上的顺逆无常。
6. 云烟过眼:形容事物转瞬即逝,不值得一提。
7. 星斗在天:指天上的星辰,象征永恒不变的真理。
8. 著鞭古人:鞭策自己向古代贤人学习。
9. 长檠莫换短檠歌:形容读书勤奋,夜夜苦读。檠是古代照明用的灯台,长短檠代表不同的灯光亮度。
去完善
赏析
舒邦佐的《仿古》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宁静的渔村画卷,诗人以丰富的意象手法,描绘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诗人在领略自然的美好同时,也在思考着人生的哲理。
首联“雪花点破潘郎鬓,始得荷衣上钓蓑”,诗人以“雪花点破潘郎鬓”描绘出冬日里飘雪的画面,表达了岁月在人们身上的痕迹。而“始得荷衣上钓蓑”则暗示了在经历过沧桑之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做一个悠然自得的渔夫。
颔联“蚕经一眠再眠后,船历顺风逆风多”,则以蚕茧和船只比喻人生的历程。诗句告诉我们,人生如蚕,需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才能破茧而出;人生如船,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勇往直前。
颈联“云烟过眼竟何有,星斗在天终不磨”,表现出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探讨。云雾虽然遮住了视线,但它们终究会散去;星星在天际闪耀,永远不会消失。这两句提醒我们要保持淡定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与顺境。
尾联“著鞭古人乃吾事,长檠莫换短檠歌”,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许。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古人一样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勇敢地迎接挑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仿古》是南宋诗人舒邦佐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晚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极为尖锐的时期,金兵多次南下侵扰,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舒邦佐生活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他本人也经历了战乱、流离失所的痛苦生活。作为一个文人,他始终心系家国,关注民生。在《仿古》一诗中,他以古讽今,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此外,这个时期的文学界兴起了一股复古思潮,许多文人都开始模仿古人的诗歌风格,以表达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舒邦佐在此诗中也表现出了对古代诗歌的推崇和传承,通过模仿古人之作,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