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同年郭丞遁斋
清江子郭子,作斋以遁名。傍人或不解,谓将抛尘缨。著语竞挽住,轩翥九万程。吾闻遁之象,山止而天行。止如子綦木,行如亚夫兵。养静以须动,渊嘿藏雷声。乃识个中趣,非专隐遁情。虽然遁六爻,四阳理分明。虽有艮在内,二阴要研精。尾厉苟不审,嘉肥何由亨。艮斋谢夫子,江南老先生。君斋虽名遁,三爻自艮萌。南丰一瓣香,好请子细评。再拜若有得,为语年弟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诗人郭清江,为了逃避世俗喧嚣,建造了这座斋馆。有人不理解他的行为,以为他要抛弃红尘名利。然而他用自己的诗词歌赋留下了足迹,高飞远翔在文学的天空。我听说“遁”的含义,它既有山的沉稳也有天的宽广。如同先贤庄子那样淡泊宁静,又像西汉名将周亚夫治军严明。他主张静心修养以等待时机,深沉谦逊却内心强大。由此可知其中深意,绝非仅为隐居。《易经》中的遁卦,虽然表面是逃避,但其中包含的道理清晰明了。尽管有谦退之意,但仍然需要审视内心的诚意。如果无法内省慎独,即使有好的环境也无法收获成功。感谢江南的老先生们,你们以遁为名,却在遁卦的三爻之中展现出了生命的活力。如同王安石的诗篇一般芬芳醇厚,值得细细品味。再次表达对你们的敬意,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去完善
释义
1. 清江:江西省的河流,这里指代江西地区。
2. 郭子:指诗人的朋友郭丞。
3. 作斋以遁名:在斋馆隐居并以此闻名。
4. 傍人:周围的人,即世俗之人。
5. 解:理解。
6. 谓将抛尘缨:认为他将抛弃世俗事务。
7. 著语:写文字。
8. 竞:竞相。
9. 挽住:挽留。
10. 轩翥:飞举,向上腾飞。
11. 九万程:形容极高的境地。
12. 遁之象:遁卦的象征意义。
13. 山止而天行:山岭静止不动,天空却永远前行,比喻坚守原则,顺应自然规律。
14. 子綦木:战国时期宋国人庄周所描述的寓言中的树,此树没有生长方向,被风吹到哪里就扎根哪里,喻指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15. 亚夫兵:西汉将军周亚夫治军严谨,士卒皆奉令行事,喻指有组织有纪律的行为。
16. 养静以须动:保持内心的平静,等待时机采取行动。
17. 渊嘿:沉默不语。
18. 个中趣:其中深意。
19. 隐遁情:避世隐居的情感。
20. 遁六爻:遁卦共有六个爻位。
21. 四阳:遁卦的上二爻和中二爻,共四个阳爻。
22. 理分明:道理很明确。
23. 虽有艮在内:虽然艮卦位于遁卦内部,这里指的是遁卦的下卦是艮卦。
24. 二阴:遁卦的上两爻,共两个阴爻。
25. 研精:深入研究。
26. 尾厉:保持谨慎。
27. 苟不审:如果不审慎。
28. 嘉肥:美好收获。
29. 何由亨:如何能够顺利实现。
30. 艮斋:作者自己的斋馆名称。
31. 谢夫子:指孔子的弟子谢良佐。
32. 江南老先生:指江南地区的贤者。
33. 三爻自艮萌:遁卦的初爻、二爻和三爻都由艮卦开始演化。
34. 南丰:北宋哲学家、教育家曾巩的谥号。
35. 一瓣香:一份敬意。
36. 好请子细评:好好请教并仔细评论。
37. 再拜若有得:再次拜读似乎有所领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同年郭丞遁斋”,描述了诗人与郭丞之间的友谊以及对遁斋的独特见解。诗中的“遁斋”即郭丞的斋名,意指隐退、避开尘世纷扰的精神境地。诗人在开篇就赞美了郭丞的名字和斋名,认为这是他与世俗保持距离的象征。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阐述了他对遁斋的理解:遁斋既表现了宁静致远的隐居精神,又包含着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吾闻遁之象,山止而天行。”这句话借用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遁斋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遁世并非完全回避现实,而是如同高山一样,以沉稳的姿态面对世间万象,同时也要像天空一样,展现出辽阔无垠的胸襟。
接下来,诗人引用先贤的例子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提到子綦木、亚夫兵等典故,说明遁世并不意味着消极避世,而是通过韬光养晦、内省修身的方式,增强自身的修养和智慧,以便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这种遁世之道体现了诗人崇尚中庸之道的思想,以及他对道家学说的独特见解。
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提到了他的朋友郭丞,并以此为例,表达了自己对遁世的看法。他认为郭丞虽然在表面上过着隐居生活,但内心却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这使得郭丞在面对人生的困厄时能够从容应对,展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诗人通过对郭丞的赞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同年郭丞遁斋》是宋朝诗人舒邦佐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245年左右,正值南宋中期。当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科举制度逐渐被官僚集团所掌控,文人雅士们纷纷隐居山林,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这一年里,舒邦佐与郭丞都是科举考试的进士,他们同为同年的同年,有着相似的抱负和理想。然而,由于现实的不公,他们的仕途并不顺利,这使得他们对现实的看法更加清醒。在这种情况下,郭丞选择了隐退,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遁斋”,寓意逃避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舒邦佐在得知郭丞的这一举动后,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题同年郭丞遁斋》,以此表达对郭丞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舒邦佐通过对郭丞遁斋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和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