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秀野之景
秀野吾曾到,名新景亦嘉。
雨移新到竹,晴接旧来花。
矗矗山围立,团团树绕家。
病中心漫往,无计聚抟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田野,那里的新景观也让我欣喜。
细雨滋润着新栽的竹子,阳光和煦,与以前的花朵交相辉映。
周围环绕着挺拔的山峰,绿树团团簇拥着我那温馨的家。
然而我现在的身体欠佳,无法随心所欲地前往那些美景,也无法像曾经那样欢聚一堂。
去完善
释义
1. 秀野:地名,可能是诗人的故乡或者游览地。
2. 名新景亦嘉:名新,地名“名新”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景点;景亦嘉,风景优美。
3. 雨移新到竹:雨移,下雨时竹子移动的样子;新到,刚种植的竹子。
4. 晴接旧来花:晴,晴天;接,连接;旧来花,过去种植的花卉。
5. 矗矗山围立:矗矗,高耸的样子;山围立,周围都是高山。
6. 团团树绕家:团团,繁茂的样子;树绕家,树木围绕家园。
7. 病中心漫往:病中,生病的时候;心漫往,心情随意漫游。
8. 无计聚抟沙:无计,没有办法;聚抟沙,将沙聚集在一起,比喻无法实现的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游历的景色及心情。诗人在风景秀丽的野外徜徉,欣赏着优美的景致。“雨移新到竹”描述了雨水滋润下嫩竹生长迅速的情景;“晴接旧来花”则揭示了晴天阳光照耀下的花朵依然鲜艳盛开。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山水和植物,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诗人心中的病痛使他无法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景色,感叹自己无法像沙粒般聚集、凝聚力量面对生活的困境。这首诗情感真挚,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无法抵抗病痛折磨的无奈。同时,作品也反映了诗人卓越的观察能力和描绘自然景观的高超技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纪秀野之景》是南宋时期诗人舒邦佐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1年至1225年之间,即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时期。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和平共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舒邦佐,字平叔,号霁山,江西抚州人。他早年家境贫寒,勤奋读书,后因功绩卓著,受到朝廷重用。他曾担任官职,但因直言不讳,屡次被贬谪。在这个时期,舒邦佐亲身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疾苦,对民生有深刻的关注。
在这首诗中,舒邦佐通过对秀野之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的“秀野”象征着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与诗人的现实处境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渴望。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