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小巷

标题包含
小巷
萧条一径微,来往觉人稀。 忽听隣家閙,欢寻稚子归。 卷书真是懒,添火且相依。 强起扶行处,斜阳正满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条小路显得有些萧瑟,行人稀少。忽然听到邻居家热闹起来,原来是小孩回家了。整理书籍真的很麻烦,我们依偎在一起取暖吧。勉力起身一起走,夕阳正好洒满我们的门扉。
去完善
释义
1. "萧条一径微":这里"萧条"是形容环境冷落的样子;"一径微"中的"一径"表示一条小路,"微"意为狭窄,所以整句意思是这条小巷荒凉而窄小。 2. "来往觉人稀":"来往"指在小巷中行走;"觉人稀"的"觉"字是发现的意思,"人稀"则是说行人稀少。整句是说在这样的小巷里走动时,感觉人流量很少。 3. "忽听隣家閙":"忽听"是突然听到的意思;"隣家閙"是指邻居家的热闹声音。 4. "欢寻稚子归":"欢寻"表示高兴地寻找;"稚子归"是指小孩子回家。 5. "卷书真是懒":"卷书"在这里是一种拟人手法,将书比拟为人,这里的"懒"并不是真的懒惰,而是指悠闲自得的状态。 6. "添火且相依":"添火"是在火上添加柴火使火烧得更旺;"且相依"是暂且相互依靠、陪伴的意思。 7. "强起扶行处":"强起"是指勉强起身;"扶行处"是指在步行过程中需要扶持的地方。 8. "斜阳正满扉":"斜阳"指的是傍晚时分西斜的太阳;"满扉"是指阳光洒满了整个门扉。
去完善
赏析
《小巷》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小巷中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诗人以萧条、微小的景象作为开篇,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巷子的宁静与清幽。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小巷中的所见所闻,邻里之间的互动让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他提及自己懒散地翻阅书籍,享受着这份宁静的时光。诗人还提到添火取暖的细节,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最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强起扶行处”的表达,表现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斜阳正满扉”的景象为诗歌增添了一抹暖意,使整首诗更加生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巷》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晚期,大约公元1250年左右。当时南宋政权风雨飘摇,蒙古大军已经对中原地区造成了严重威胁。在这个背景下,诗人舒邦佐以描绘江南水乡的小巷生活为主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舒邦佐是南宋的一位文人官员,他在官场并不得意,多次遭受贬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更多地关注民间疾苦,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的作品多以描绘江南水乡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小巷》这首诗中,舒邦佐通过对江南水乡小巷的描绘,展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小巷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乡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风景的热爱。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不满和对时代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