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陈纠

标题包含
送陈纠
我昔场屋计,夜傍读书萤。 开卷啖公文,如味五侯鲭。 今年触热来,著脚湘山青。 暗中摸索著,紫髯照天庭。 风前笑语香,陡豁病眼醒。 一日驾征车,问讯短长亭。 买酒酌别君,我歌君试听。 命薄成雌甲,字慙识一丁。 文场与宦海,从公与乞灵。 飘然舍我去,却作参商星。 我歌虽不满,民谣如轰霆。 谓公三年留,阴德满幽囹。 束缚老奸手,两造必细聆。 民自以不冤,刑期于无刑。 是宜荐鹗书,风吹上青冥。 更铺锦上花,姓名记御屏。 不挥玉堂翰,必勒燕然铭。 文章特一技,九鼎重朝廷。 人生几緉屐,早画凌烟形。 衡阳有来雁,一字访风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昔日考场计算,夜晚近旁读书萤火虫。 翻开书卷品尝公文,如同品味美味的海鲜。 今年来到炎热的地方,在山间留下足迹。 黑暗中摸索着前行,紫髯照亮天庭。 微风中笑语花香,突然让我清醒过来。 一天驾车远行,沿途询问短长亭的消息。 买酒与你告别,我的歌声请你聆听。 命运使我成为一枚次品,字写得羞愧难当。 文学和官场,都寄托在公事和求神之中。 轻轻放下离开这里,就像两颗分离的星星。 我的歌声或许不完美,但民间音乐却如雷鸣般震撼。 人们说你在那里待了三年,阴德充满幽深之处。 捆绑住老奸巨猾之人的双手,双方都会认真倾听。 百姓自认为不冤枉,刑罚也期望没有刑法。 应该推荐你的才艺,让风吹到你的才华。 你的名字被记录在皇帝的屏风上。 不再挥舞玉堂的毛笔,必定会刻下燕然山的石碑。 文章只是一个小技能,朝廷就如同九鼎一般重要。 人的一生不过几双鞋子,早早画出凌烟阁的形状。 衡阳飞来大雁,一字排开寻找风中的萍水相逢。
去完善
释义
1. 场屋: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这里指考场。 2. 夜傍读书萤:夜晚靠在灯光下阅读书籍。这里形容作者勤奋读书的场景。 3. 开卷啖公文:打开书本开始研读公文。这里比喻作者认真阅读各类公文。 4. 五侯鲭:一种美食,由五种鱼肉制成。这里用来形容作者享受美味佳肴的情景。 5. 著脚湘山青:站在湖南的山间欣赏美景。这里的"著脚"指的是踏上某地,"湘山青"是指湖南省的绿色山峰。 6. 暗中摸索著:在黑暗中摸索前进。这里是说作者在摸索着前进的道路。 7. 紫髯照天庭:紫色的胡须照亮了天空。这里是对陈纠外貌的描绘,赞扬他的风度非凡。 8. 风前笑语香:在微风中谈笑风生。这里是描述陈纠的谈吐举止。 9. 陡豁病眼醒:突然间让病痛的眼睛清醒过来。这里是描述陈纠的话语给作者带来的启发。 10. 一日驾征车:某一天驾车出行。这里是说作者某天去找陈纠。 11. 问讯短长亭:询问沿途的长亭短亭。这里是描述作者一路上的经历。 12. 买酒酌别君:买来酒水与陈纠告别。 13. 命薄成雌甲:命运不好只能成为第二等的人。这里是作者自我调侃的言语。 14. 字慙识一丁:对自己的学识感到惭愧,只知道一点点。这里是作者谦虚的表现。 15. 文场与宦海:文学场和政治场的合称。这里是说作者和陈纠都涉及这两种领域。 16. 从公与乞灵:依靠公正与祈求神灵。这里是描述作者对待事业的态度。 17. 飘然舍我去:陈纠离开作者而去。 18. 却作参商星:指陈纠离开后,两人分隔两地,难以相见。"参商星"出自《诗经·邶风·北风》,用来形容朋友分离。 19. 我歌虽不满:作者唱的歌虽然不够完美。 20. 民谣如轰霆:民间的歌声如同雷鸣般震撼人心。 21. 谓公三年留:谣传说陈纠将在当地停留三年。 22. 阴德满幽囹:陈纠的阴德充满在这幽深的境地。 23. 束缚老奸手:制约那些老奸巨猾的人。 24. 两造必细聆: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陈纠都会仔细倾听他们的陈述。 25. 民自以不冤:人民都觉得自己的冤屈得到了洗刷。 26. 刑期于无刑:刑罚的目的是使社会达到无刑的程度。 27. 是宜荐鹗书:应该推荐陈纠的优秀表现。 28. 风吹上青冥:推荐信随风而上到达高层。 29. 更铺锦上花:为陈纠锦上添花,让他更加出色。 30. 姓名记御屏:陈纠的名字被记录在皇帝的屏风上。 31. 不挥玉堂翰:不发挥自己在文学上的才能。 32. 必勒燕然铭:必定会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33. 文章特一技:文章只是一个人的特殊技能。 34. 九鼎重朝廷:九鼎象征着国家权力,这里强调朝廷的重要性。 35. 人生几緉屐:人生不过几十年的光阴。 36. 早画凌烟形:早日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目标。 37. 衡阳有来雁:衡阳的大雁飞来了。 38. 一字访风萍:排成一字型在大风中寻找浮萍。这里是形容大雁飞行时的姿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送陈纠》表达了对朋友陈纠的离别之情和对他的期望及祝福。开篇便描绘出作者昔日的勤奋努力,无论是在科举考试的夜晚还是在炎热的夏天,他都在默默耕耘,积累知识。而陈纠的到来则让作者的内心感受到了无比的清新和愉悦,仿佛是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光明。两位好友在一起饮酒畅谈,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即使自己的才能有限,但他依然期待陈纠能够有所作为,为民伸冤,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陈纠》是南宋诗人舒邦佐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1234年,即宋理宗宝祐二年。这一时期,南宋正处于金、蒙古和西夏的夹击之下,国家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严重。 舒邦佐是南宋的一位文人,他博学多才,但在那个时代并未得到重用。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很高的成就,作品多抒发个人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送陈纠》这首诗歌中,他以陈纠为对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伤感。 在这一历史时期,南宋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压力。北方的金国和西方的蒙古都对南宋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而国内的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舒邦佐通过对友情的赞美,表达了他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