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端夫病起解嘲
折臂三公古尚传,神全何必问形全。
前身恐是娄师德,试向沙头觅渡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折臂三公":这里指的是东汉名臣班超。他在征讨匈奴时受伤导致手臂折断,后来做了“三公”的高官。
2. "神全":指精神健全,心境安详,是对身心健康状态的描述。
3. "形全":字面意思是身体健全,这里可以理解为身体健康。
4. "娄师德":唐朝的著名将领,在沙场立过赫赫战功。
5. "沙头":沙漠边缘地带,这里形象地表达了艰苦的环境。
6. "渡船":行驶于江河上的船只,用于载运人或物。这里寓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哲思与豁达。首句“折臂三公古尚传”中,诗人用“折臂三公”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出一个人即使身体残疾,依然可以有所作为的事实。接下来,诗人以“神全何必问形全”来阐述精神层面的丰满才是人生的真谛所在,无关乎外在的身体形态。
诗人在第二句提出了他的观点: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价值才是最重要的。而后两句则展开了这一主题。通过比喻,诗人将自己比作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娄师德,一个身残志坚的人物,提醒读者不要拘泥于外在形式的完美,而应追求内心的充盈。
最后一句“试向沙头觅渡船”,诗人又通过对“觅渡船”的描绘,表达了向前看、继续前行的人生态度。这首诗展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精神风貌和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启发人们对人生价值和目标进行深层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为端夫病起解嘲》是宋代诗人舒邦佐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47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这一年里,舒邦佐经历了许多人生起伏。他在科考中失利,未能跻身士人阶层。然而,这也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前途,努力创作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此时,南宋政权已建立近半个世纪,但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外有金兵压境,内有百姓生活困苦。朝廷内部,权臣争斗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舒邦佐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以文字为武器,揭露社会弊端,唤起民众的觉醒。
在这首词中,舒邦佐通过对端夫生病的描述,揭示了民众生活的艰辛。他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讽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既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又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