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宪就任除秘监赴召
阊阖排云叫玉旒,延龄不相白麻收。
圜桥留住不肯住,古来只说阳道州。
千载风流正相似,难处郊禋能有几。
不顾诸郎尚白丁,扁舟夜发浮湘水。
富贵酖人如蜜甜,小儿嗜蜜几曾嫌。
全家先遯无人觉,惟有诚斋句里拈。
回鴈峰前再秋色,哀矜折狱多阴德。
弹压湖山处处春,楚波不动平如席。
不论朱墨细如麻,夜判千张烛有花。
老吏相看惊吐舌,如箭中的无少差。
世上纷纷几桃李,过却韶华尽纷委。
老松阅世傲风霜,万牛挽入明光里。
蓬莱弱水多逆船,人生一到已称仙。
重来况是文章伯,岂但旧物王青毡。
一佛出世从此度,紫薇花下皆平步。
更看健笔缴词头,恰似当时在言路。
六一老僊赞万微,益公首转造化机。
庐陵自有三台种,他日声名翦样齐。
三十年前韩一识,三十年后供吏役。
朝天好施一丸丹,教我春风生羽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阊阖云间现翠玉,延年益寿方得宝。
绕行圜桥恋故地,千古英雄颂道州。
江山如诗犹相似,难绘祭祀风光情。
数风流人物出少年,扁舟夜发湘水畔。
甜蜜富贵似砒霜,小儿贪玩竟不知。
全家隐遁未察觉,独得诗书诚心传。
回雁峰前秋意浓,哀怜审判有阴德。
镇压湖光山色新,楚水静美如席铺。
无论公文繁如麻,夜间批示烛光暖。
老吏瞠目见真情,箭中靶心无偏差。
世上纷扰几多艳,繁华逝去尽凋零。
阅世老松傲风霜,万头耕牛拉犁耙。
蓬莱弱水逆旅多,人生一过即成仙。
重来故地乃文人,王青毡衣非从前。
一佛诞生普渡众生,紫薇花下享清闲。
再看文笔挥洒自如,犹如当年在朝堂。
六一老人赞誉甚,益公引领天地春。
庐陵自有英才生,他日名声共长天。
三十年前识韩愈,三十岁后官事忙。
朝天祈佑赐丹药,助我春风展翅翔。
去完善
释义
1.阊阖:古代宫殿的门。
2.玉旒:皇帝的头饰。
3.延龄:延长寿命。
4.白麻:唐朝制,颁布赦免令或任免官员的诏书都用白麻纸书写。
5.圜桥:学舍。
6.阳道州:古代的道州,现在湖南江华县。这里指的是“阳道洲书院”。
7.郊禋:古代天子到郊外祭祀天地神灵。
8.白丁:指没有官职的人。
9.诚斋句:指杨万里的诗句。
10.回雁峰: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首,相传秋天南飞的北雁至此而回,故名。
11.哀矜折狱:公正断案。
12.弹压湖山:稳定局势。
13.楚波:指湖南的湖泊河流。
14.朱墨:红黑二色。
15.中箭:形容十分准确无误。
16.芳华:美好的年华。
17.明光:汉代宫殿名。
18.蓬莱弱水:蓬莱,神话传说中的仙岛;弱水,传说中的一条河,喻指遥远的仙境。
19.紫薇花:即紫薇树,这里比喻朝廷。
20.缴词头:向皇帝进谏。
21.六一老僊:指欧阳修。
22.赞万微:称赞杨万里。
23.益公首转造化机:指周必大引导杨万里走上文学之路。
24.庐陵:吉安的别称,舒邦佐和杨万里都是吉安人。
25.三台种:三台的苗子,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才。
26.翦样齐:形容名声相等。
27.韩一识:指韩愈。
28.吏役:做官从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诗人孙宪的清廉与才能。诗人通过描写孙宪不畏艰难、秉公执法的从政经历,表达了对他高尚品质的高度赞扬。同时,诗人也借助于各种比喻和象征手法,强调了孙宪的坚韧、智慧和责任担当。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孙宪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进一步突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政治素养。总之,这首诗歌通过对孙宪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廉洁奉公、为民服务的精神的追求和对高尚品德的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孙宪就任除秘监赴召》是宋朝诗人舒邦佐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末期,公元1100年左右。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舒邦佐正身处北宋晚期这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当时,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金兵对中原地区的侵略使得国家局势更加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有志之士纷纷投身官场,为国家出谋划策,力求振兴北宋。
孙宪是舒邦佐的好友,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在朝廷任职多年,政绩显著,深受皇帝信任。此次他被任命为秘监,即将奔赴京城赴召。然而,舒邦佐深知好友此去重任在肩,前途未卜,因此在临别之际写下这首诗,表达对孙宪的关爱与支持。
在这首诗中,舒邦佐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历史人物,如“楚国四贤”等,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期望和祝愿。同时,他也将自己对国家局势的担忧融入其中,希望孙宪能够在朝中发挥才干,为国家排忧解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