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丁巳正月五日

标题包含
丁巳正月五日
春滞犹为腊,年移已换正。 节从忙里过,愁向病边生。 小雨止还作,虚窗暗又明。 时光与心事,无一可娱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依旧像是冬天还未离去,时间已过完一年开始新的一年。季节更替仿佛在忙碌中度过,而忧愁却在病痛之中滋生。细雨时而停止时而继续,窗子阴暗之后又变得明亮。但是时光和心事却无法带来任何快乐和愉悦之情。
去完善
释义
1. 丁巳:中国农历的一种干支纪年法。天干地支循环往复,六十年一周期,故称“六十甲子”。丁巳年在整个60年周期中排第45位。 2. 正月:即农历一月,通常对应公历1月至2月之间。在古代农耕社会,正月是一年之始,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庆祝新年。 3. 五日:即第五天。古代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记数。 4. 春滞犹为腊:春天迟迟未到,仿佛仍在寒冬腊月之中。滞,停留;犹,仍然;腊,农历十二月。 5. 年移已换正:时间推移,已经过了立春的节气。移,移动;换正,指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在公历的1月20日至2月4日之间。 6. 节从忙里过:指忙碌的生活中,节日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节,这里指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在正月十五日,即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7. 虚窗:敞开的窗户。虚,敞开。 8. 时(shí)光与心(xīn)事:泛指时间和心情。时光,时间;心事,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首联以“春滞犹为腊,年移已换正”描绘出春天的迟缓以及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世事无常的感觉。颔联通过“节从忙里过,愁向病边生”表达诗人在忙碌中度过节日,心中的忧愁却随着疾病而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颈联用“小雨止还作,虚窗暗又明”展现了天气变化无常,似是诗人心情的写照,时而忧郁,时而明朗。尾联则通过对“时光与心事,无一可娱情”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叹以及对心事无法排遣的无奈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丁巳正月五日》是南宋诗人舒邦佐所作。丁巳年是公元1257年,此时正是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外患严重。诗人在这个特殊时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日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舒邦佐(生卒年不详),字平叔,号默庵。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进士,调明州司理参军。历知龙游、常熟县,通判眉州。庆元六年,召为国子正。舒邦佐才学出众,关心国家安危,曾上疏反对和议,主张加强国防建设,抗击金兵侵略。后任将作监丞、尚书郎等职。在任期间,他兢兢业业,为民办实事。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诗人舒邦佐通过描绘元日景象,表达了对外敌入侵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篇唤醒民众,共同抵抗外侮,保卫家园。这首诗以其深沉的家国情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南宋时期的一首传世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