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楼名折桂来觅诗赋二十八字
秋入高楼风露凉,疑从月里送清香。
五枝高折非难事,问取燕山窦十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走进高楼,带着露水带来的丝丝凉意,仿佛是从月亮中飘来的淡淡香气。想要折下五枝桂花并非难事,你可以问问燕山上的窦十郎。
去完善
释义
《戴氏楼名折桂来觅诗赋二十八字》:这是一首题咏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象和对戴氏楼的赞美。“戴氏楼”是戴氏家族的楼房。
1. “秋入高楼风露凉”:诗句描绘了秋天进入高楼时的感受,露水和雾气使得周围的环境变得凉爽。其中,“秋入”表示秋天的到来;“高楼”指的是戴氏楼;“风露凉”描述了秋天的凉爽感觉。
2. “疑从月里送清香”: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戴氏楼的赞美之情。他猜测这种清香是从月亮上飘来的。其中,“疑”表示猜测;“月里”指月亮;“清香”形容香气。
3. “五枝高折非难事”:这句诗用折桂的典故来形容获得诗词之才并非难事。其中,“五枝”比喻诗词之美;“高折”表示轻松地得到;“非难事”表达获取诗词才能并不困难。
4. “问取燕山窦十郎”:最后一句诗中,作者提到了窦十郎这个人物。窦十郎是五代时期燕山的名士,擅长鉴赏诗歌。作者通过引用窦十郎这个典故,表达了对戴氏楼的赞美和对诗词创作的向往。其中,“问取”意为询问、请教;“燕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河北省一带;“窦十郎”指燕山地区的著名诗人窦禹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戴氏楼名折桂来觅诗赋二十八字》表达出作者舒邦佐在深秋时分登上高楼时的感受。首句“秋入高楼风露凉”描绘了秋天进入高楼时所感受到的凉意,暗示着季节的变化。接着,第二句“疑从月里送清香”则形象地描绘出月亮散发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香气,让人陶醉其中。这种香气既像是自然界的秋风露水所带来的清新气息,又仿佛是来自月亮的神秘力量。
第三、四句“五枝高折非难事,问取燕山窦十郎。”则借用了窦十郎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像燕山窦十郎一样摘得诗词创作的桂冠。诗句中的“五枝高折”意味着作者希望自己在诗词方面有更高的造诣和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前辈燕山窦十郎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戴氏楼名折桂来觅诗赋二十八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舒邦佐。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大致在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
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对外贸易发达,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但朝政腐败严重,党争激烈,北方领土被金国侵占。
舒邦佐作为南宋文人,尽管生活相对安定,但他仍然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在这首诗中,他借“戴氏楼”这个场景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和忧虑。他在诗中将楼比喻为折桂之人,表达了希望朝廷能选拔贤能的期盼,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的科举制度存在的问题。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舒邦佐作为一名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