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开元遗事

标题包含
读开元遗事
锦绷儿啼妃子笑,鸡头肉念禄山来。 三郎若肯怜汤餠,岂被香囊作祸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锦绷儿:指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唐肃宗李亨。在这里暗示当时的皇帝并非李亨而是他的父亲李隆基。 2. 妃子:指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 3. 鸡头肉:传说中的一种美食,据说杨贵妃爱吃鸡头肉。 4. 禄山:指安禄山,唐朝藩镇、叛臣。 5. 三郎:唐代对皇帝的称谓之一,这里指唐玄宗。 6. 汤饼:即面条。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读开元遗事》中,诗人舒邦佐以唐朝玄宗时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当时的权谋斗争和世态人情。诗歌通过对“锦绷儿啼妃子笑”、“鸡头肉念禄山来”以及“三郎若肯怜汤饼,岂被香囊作祸胎”等情节的描述,揭示了盛唐王朝由繁华走向衰落的命运。 诗的首句“锦绷儿啼妃子笑”描绘了一幅奢华的场景:锦缎包裹的婴儿在哭泣,而一旁的妃子却发出欢笑。这里暗含着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与地位差异,揭示了玄宗晚年宠幸杨贵妃、疏远政治的现实。接下来的“鸡头肉念禄山来”则进一步揭露了安禄山通过讨好杨贵妃获得皇权的事实,暗示了唐朝的衰落与安史之乱的爆发。 最后两句“三郎若肯怜汤饼,岂被香囊作祸胎”中,“三郎”是玄宗的小名,“怜汤饼”指的是关心民间疾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惋惜之情:如果玄宗能关心民生、励精图治,就不会被香囊(象征杨贵妃)引入祸端,从而导致国家的动荡。整首诗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开元盛世背后的隐忧,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统治者的劝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开元遗事》是南宋诗人舒邦佐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而舒邦佐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士人,对这段历史有着深刻的了解。 舒邦佐在南宋时期历经坎坷,他曾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功名。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对开元盛世的回顾,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在诗中写到:“读开元遗事,想盛世繁华”,体现了他对开元盛世的怀念和向往。 在舒邦佐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这与开元盛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开元年间,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这种强烈的反差使舒邦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现实的不公和时代的悲哀。 综上所述,《读开元遗事》这首诗歌反映了舒邦佐对开元盛世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这首诗歌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批判,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