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晚

标题包含
春晚
桑柘枝头一一空,林峦放出画屏风。 鹭鸶惊晚归飞急,零乱昏烟一抹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桑树和柘树的枝头一片空灵,树林和高山构成了一幅屏风画卷。白鹭因临近夜晚而归巢飞行得匆忙,在昏暗的烟雾中显得凌乱。
去完善
释义
1. 桑柘:桑树和柘树的合称。柘树是桑科植物,其韧皮纤维可作造纸原料。这里用来描绘春天时节的桑叶生长茂密的场景。 2. 一一空:指桑柘枝头的花叶已经稀疏,呈现出一种空旷的景象。 3. 林峦:林木和山峦,此处形容山林景色。 4. 放出:显现出,展示出。 5. 画屏风:一种用于装饰的门框或窗户框架,上面绘有山水图画。这里用来比喻美丽的自然风景如同屏风般展现在眼前。 6. 鹭鸶:一种水鸟,白羽黑腿,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水域附近。 7. 归飞:返回栖息地的飞翔。 8. 零乱:指鹭鸶飞行时错落不齐的姿态。 9. 昏烟:黄昏时的烟雾,此处形容天色渐晚的景象。 10. 一抹中:在一片朦胧的烟雾之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舒邦佐描绘春天傍晚景象的一首七言绝句。“桑柘枝头一一空”一句,描述了桑叶和柘叶渐渐变绿的情景,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林峦放出画屏风”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这些美景时的感受,宛如在欣赏一幅山水画屏风。 接下来的两句,“鹭鸶惊晚归飞急,零乱昏烟一抹中”,描绘了暮色四合的黄昏时分,鹭鸶在寻找栖息地时匆忙归巢的场景。诗人以鹭鸶的动态,映衬出整个环境的宁静,同时通过“零乱昏烟一抹中”,反映出春天傍晚烟雾弥漫、光线柔和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展现了春日傍晚宁静、美丽的景色,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晚》是南宋诗人舒邦佐创作的一首咏春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诗人的喜悦心情。据考,此诗作于南宋末年,公元1161年至1190年间。 在这个时期,诗人舒邦佐正值壮年,他在政治、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南宋末年的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北方金人南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舒邦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 在《春晚》这首诗中,舒邦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同时,通过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他也传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如《晓望天门山》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